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际物流新闻
霍尔木兹海峡牵动油运市场“神经”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12-02-13 浏览数: 标签: 霍尔木兹海峡 油运市场

随着伊朗核问题不断升级,美国正在组建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国际联盟”。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说:“如果西方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实施制裁,那么一滴油也别想运出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似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鉴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伊朗为应对西方的石油出口制裁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

阿联酋外交部长强调,保障能源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职责,保证国际海运通道,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自由至关重要。

英国国防大臣说:“任何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举动都将是非法的,我们要向伊朗发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就是我们决意霍尔木兹海峡应该保持开放。”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的国际航运通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证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保证航运正常进行,因为这是世界的利益,是整个人类的利益,任何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极端举措都是违背世界各国和人民愿望的。

封锁霍尔木兹可能性很小

军事专家认为,伊朗目前主要的导弹力量是部署在岸上,为岸舰导弹。而海军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能力主要是两种手段,一种手段是水力封锁,此前伊朗就曾进行过布雷封锁。另一方面是各种大量导弹艇,伊朗许多反舰导弹是装备在小型的导弹艇上,速度极快,对美国的舰艇和过往的商船有一定的杀伤能力。

分析指出,伊朗没有整编舰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因其舰船吨位较小,无法协同编队在开阔水面停留数日。倘若伊朗真的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也不容易,因为驻扎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就在附近,美国势必会不遗余力地保卫海湾国家石油进出的安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霍尔木兹海峡的最大客户其实是伊朗自身。石油是伊朗经济的命门,目前,伊朗是欧盟第五大原油供应国,也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原油出口国。一旦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首先会把伊朗的石油出口之路堵死。伊朗石油部一位官员说:“石油收入是我们唯一的收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无异于经济自杀。”伊朗海军司令也表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不是伊朗的意图,伊朗的目标是为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

尽管伊朗封锁霍尔木兹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美伊对峙升级、擦枪走火,也可能引起军事冲突。而历史也给予了真实的血泪教训。

两伊战争期间,截至1987年,伊拉克共对在海湾航行的船只进行了132次攻击,导致其中40艘被击沉或严重破坏;伊朗共发动了约70次袭击,毁坏了11艘船只。并且,相关国家也在管线、港口等问题上大做文章,作为支持友方、遏制对方的手段。战争爆发后,支持伊朗的叙利亚就关闭了伊拉克经叙利亚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每天输出40万桶),使得伊拉克石油输出量减少了1/3。战争严重影响了波斯湾石油航运的安全。   

油运市场版图生变

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已经对伊朗的石油产业产生影响。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伊朗囤积在港口的石油已经高达800万桶,并且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全球知名的船运代理公司ICAP Shipping称,囤积在港口的伊朗石油已从去年12月末的2艘超级油轮增加到了4艘。一艘超级油轮平均能够装载200万桶石油。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称,伊朗正使用5艘超级油轮,将石油运往红海边的临时存储地。如果欧盟对伊朗石油的禁令最终获得通过,伊朗将不得不继续囤积石油。

倘若伊朗石油出口受到严重遏制,对于致力扩张的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而言是巨大的打击。目前,NITC拥有油轮的总运力超过1700万载重吨,年运输能力达到1.7亿吨,成为世界第五大油轮公司。NITC计划要在2013年大幅扩张运力,排名进入全球油轮公司前三甲。目前,NITC运输原油约一半都是运往欧洲的。可以想象,一旦欧洲跟随美国,对伊朗石油实行出口禁运的话,NITC的大部分油轮在短期内将面临无油可运的窘迫境地。

而波斯湾作为多条国际油运主干航线的起点,一旦受制,将影响全球油运版图。一方面,对于挂靠伊朗港口的油轮公司而言,船舶挂港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此前经营波斯湾航线的众多油轮将不得不追随替代油源供应地而转移至其他航线,而此举则会增加大量时间和成本。

假如霍尔木兹海峡关闭,石油运输将依赖运输成本更高的备用管线。其中可替代的线路包括一条745英里长的Petroline石油管道,它拥有约500万桶/天的输油能力,连接沙特东部世界上最大的炼油中心布盖格,贯穿整个沙特,向西一直延伸至红海。此外,阿联酋已经正式宣布,将建造一条连接阿布扎比西部沙漠哈卜善油田和阿联酋东部富查伊拉港的输油管线,可使该国出口的原油直接运往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无需再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这条管道拥有每天150万桶的输油能力。还有消息说,沙特甚至准备建一条贯穿其国境东西部的地下管道,使石油通过西部的红海运出,而不是东部的波斯湾。

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11121日,油轮新船订单总计8680万载重吨,201112月交付920万载重吨,2012年还将交付4440万载重吨,占总运力的9.4%。其中,VLCC订单总计4270万载重吨,2012年还将交付2000万载重吨,占VLCC总运力11%。与此同时,上海航运交易所分析称,预计2012年的全球原油轮和成品油轮需求约为4%。一旦波斯湾石油出口依赖管道运输,因此而建造的大量油轮运力将无油可运,势必会加剧市场运力过剩态势。

中国油轮船东静观事变

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原油倚赖于海上运输。中国海关最新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通过海运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87%,而波斯湾附近又是中国最重要的海运原油来源地。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和阿曼之间,2011年前11个月伊朗和阿曼分别为中国第三、第五大原油来源国,中国从这两个国家的进口量分别占进口总量的11.19%和7.22%。同时波斯湾西侧的沙特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仅沙特、伊朗和阿曼这三个国家的原油就占到进口总量的38.5%。

当然,不仅仅沙特、伊朗和阿曼,波斯湾周围还环绕着众多原油产油国,EIA的数据显示,2011年平均每天有14艘装载石油的轮船驶出霍尔木兹海峡,同时有相同数量的空油轮驶入,以装载新的货物,在运出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中有超过85%运往亚洲市场,其中日本、印度、韩国、中国为主要目的地。

记者从国内一家油轮公司相关人士处得知,目前国内四家最大的油轮公司——大连远洋、中海发展、长航油运以及招商轮船所拥有VLCC中均有超过70%的运力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因此,如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于中国油轮公司而言,影响将难以估量。不过该人士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可能性很小,因此,中国油轮公司只能静观其变。

2011年下半年,中石油推迟了在伊朗南帕斯第二期天然气田的钻探工程,中海油亦撤走驻北帕斯天然气田的项目人员,而中石化也延迟了在伊朗亚达瓦兰油田的动工日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为了避免巨大的政治风险,三大石油公司选择了伊朗项目的延迟或者撤出。尽管中国并未支持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即将采取的对伊石油制裁计划,但是20121月,中国自伊朗进口的原油降幅超过一半,从55万桶/天减少到了26.5万桶/天。

对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进退两难,与之签有运输协议的中国油轮公司相对平静。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只要中国石油公司的炼产数量没有减少,对于油轮公司的影响就不大,因为肯定要从其他地方补充从伊朗减少的石油数量。” 

以静制动 伺机而为

尽管伊朗核问题不断升级,美国正在组建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国际联盟”,伊朗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导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也令油运市场躁动不安。不过当前美国和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较量仍停留在“外围战”、“口水战”,因此对中国油运公司来说,以静制动,伺机而为,实为上策。

实事求是的讲,霍尔木兹海峡确实牵动着油运市场的“神经”,它是从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必经之地,被称为海运通道的“咽喉”,世界石油供应的“颈动脉”、油库的“阀门”,中国四大油运公司70%的运力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不过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几率很小,中国油运公司以静制动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外界普遍认为,一旦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首先会把伊朗的石油出口之路堵死,这对石油是唯一收入的伊朗来说,不啻是“自毁长城”;即使真的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各国也会采取迂回策略,启用备用管道和路线;对中国油运公司来说,一方面有国内自产油品做依靠,一方面也可选择其他路线运油,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虽然会大幅增加运输成本,但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面对充满变数的伊朗局势,以静制动,伺机而为是中国油运公司的不二选择。

分享到:
上一篇:日本京门大桥通车 物流将更通畅 下一篇:亚洲物流料去年亏损扩大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