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在内的23国,以及空客等9家欧洲主要航空集团(名单可能进一步扩大)的联合反对,欧盟在开征碳排放税一事上似乎将一意孤行地坚持下去了。欧盟委员会为此开出两个“锦囊妙计”:一曰“扩容”,一曰“反制”。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日前已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因坚持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而遭到贸易报复,欧方准备予以反报复。但欧盟也表示,希望能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框架内就航空“碳税”问题达成协议。此前,欧盟委员会已提出将在今年6月份增加“航海碳税”,制定出全球航空和航海运输行业碳排放税的征收价格单。
扩容:航海碳税粉墨登场今年2月下旬,反对欧盟航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32国代表结束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两天闭门会议,其中23个国家签署《莫斯科会议宣言》,共同抵制欧盟的单边行动。这是继去年新德里联合宣言签署后,反对国第二次就欧盟航空减排发表联合宣言。
受到国际舆论的压力,欧盟承诺将“有条件暂停”部分法规,并愿意通过谈判就征收航空碳税修改此前推出的一揽子规定。但“航海碳税”的提出,让国际社会对其在“航空碳税”上让步的诚意表示质疑。
分析人士认为,欧盟没有打算轻易放弃在碳排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之所以此次抛出“航海碳税”问题,一方面是欧盟在为未来的碳排放征税谈判制造新话题,以提高谈判过程中的要价;另一方面也是欧盟通过其补齐航空碳税的“让步差价”。
尽管航海业碳排放较大,但相对来说,航运业却是比较节能的运输方式,它的单位碳排量是最低的。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表示,对航运业征收碳税,是另一种形式的环境破坏,因为它可能增加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能。
反制:贸易战火药味渐浓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本月9日在出席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议时警告说:“如果一些国家决定采取针对欧洲公司的歧视性措施,欧盟委员会将与受牵涉的成员国政府密切协作,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赫泽高还在其推特上称:“(欧盟)所有国家都支持这一路线。”
该委员的这番强硬措辞,让本就举棋不定的欧洲各大航空公司尴尬不已。以空客为首的上述航企表示,强令全球航空公司加入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TS)的方案,将对欧洲航空业构成“难以忍受”的威胁,“这么做,将使欧盟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爆发贸易战成为可能”。
此言不虚。根据空客最近披露的信息,“由于中国政府对ETS问题感到不安,中国国航、东航和海航未能最终敲定购买空客A330客机的初步协议。”当然,中国政府并没有明确禁止国内航空公司购买空客公司的飞机。航空业内高管也表示,他们预计其他国家“暂停、取消订单和采取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