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韩关于提升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宣言中提到,要鼓励三国发展陆海联运及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全面加速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该省作为全国首个开展陆海联运试点的省份,目前已经在中韩间开通了五个口岸港口,两国间的货车可以开上轮船直接"门到门",鲁韩贸易基本实现了无缝化对接。
中韩陆海联运项目自2007年5月正式启动,由山东省最先提出设想,并成为全国唯一试点省份。2010年9月7日,中韩两国政府在威海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陆海联运汽车货物协定》及《第一阶段协定书》。目前项目已实施第一阶段,即中韩双方允许底盘挂车相互驶入;第二阶段将允许整车相互驶入。
2010年12月21日上午11点05分,四辆满载蔬菜和电子元件的集装箱货车通过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部门的检查手续后,缓缓驶进威海港码头的中韩陆海联运通道。这标志着运作三年多的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正式开通。根据协议,山东将开放青岛、烟台、威海、龙眼、石岛和日照6个口岸实施陆海联运;韩国开放的口岸主要是仁川港、平泽港和群山港。
"因为韩国的平泽港正在改造,因此烟台港对其的陆海联运进行了推迟,目前其余的五个港口均已经开通,估计今年的六个口岸将全部对韩开放。"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中韩办负责人邵明蕾告诉记者。
"陆海联运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绿色、低碳,减少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次数,缩短了物流时间,节省了成本。"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高洪涛副厅长告诉记者。
据介绍,中韩实行陆海联运后,两国间的通关时间比过去的集装箱转运能够缩短8到14个小时,运输成本更能每车次降低50到80美金。"这尤其对从事鲜活食品、高端电子产品以及易碎、易碰品等贸易的企业是个天大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