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际物流新闻
分析:航运业运力控制措施作用机制及效果
来源:环球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8-26 浏览数: 标签: 航运业,运力,控制

  2009年以来,航运行业激增订单陆续交付遭遇疲弱的需求,运力过剩压力持续存在。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复苏,但复苏进程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海运需求大幅上升的概率较低。尽管新增运力增速将下降,但前期积累的过剩运力消化仍需时日,供求矛盾引致的景气低迷难有实质性改善。在此背景下,航运企业采取包括减速航行、闲置运力、拆解船舶、延迟订单交付等运力控制措施促进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作用机制方面,减速航行通过降低船舶周转效率减少实际有效运力;闲置运力通过减少投运运力减少实际有效运力,当航运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航线达成一致性闲置运力行动时,则可促进局部供求关系阶段性改善,为提高运价、改善经营业绩奠定必要条件;拆解船舶从根本上减少总运力;延迟订单交付和取消造船订单均通过控制新增运力降低未来总运力。除对实际有效运力的影响外,减速航行能够通过降低油耗降低运营成本,而拆解船舶可以通过改善运力结构降低运营成本。

 

  实施效果方面,根据分析师建立的模型测算:

 

  (1)减速航行:假设航线距离为7000海里,箱位利用率为85%,营运率为90%,船舶最大载重吨为7万载重吨,则当航速从26节降至22节时,实际运力减少15%;从26节降至18节时,实际运力减少31%;如果将至14节,则实际运力减少幅度高达46%。

 

  (2)减少现有运力:2012年末市场若想达到供需平衡,干散货运输市场需闲置或拆解运力1.85亿载重吨,占实际运力比重为27.24%;油品运输市场需闲置或拆解运力1.09亿载重吨,占实际运力比重为22.04%;集装箱运输市场需闲置或拆解运力333.17万TEU,占实际运力比重为20.52%。

 

  (3)减少未来新增运力:在仅采取延迟订单交付措施以控制未来实际有效运力时,即便在乐观的假设情形下,干散货运输子行业、油品运输子行业及集装箱运输子行业至少需要10.38年、14.51年和6.28年才能消化现有运力以及现有手持订单。

分享到:
上一篇:马士基:挖掘成本空间 依然笑傲江湖 下一篇:Smart轮南非搁浅并裂成两半情势不妙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