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小街小巷几乎举目可见黄绿相间的厢式送货车,黑色母猫叼着一隻小黑猫的logo非常惹眼。这是日本快递业的开创者和最大的快递公司—大和运输的派件车,日本人亲切地称之为“黑猫”(kuroneko)。
“像母猫运送小猫一样小心翼翼地运送用户的所托。”快递员吉峰告诉记者这是1957年大和运输公司註册该商标的寓意,“另外,黑猫在日本是守护交通安全的灵物。”
“黑猫”送货车内一般只有一名快递员,兼任司机,总是穿着轻便制服(即使隆冬也就穿薄夹克和工装裤),戴一顶绿色棒球帽,推着小平台推车或抱着快递一路小跑。
资源集中于大承运商
日本的快递分为“宅配便”和“邮件便”,前者承运30公斤以下的物品,后者专送书籍,杂誌,文件等。主要快递公司按市场份额依次为大和运输(宅急便),佐川急便(飞脚宅急便),日本通运(鹈鹕便),邮局(邮pack),西浓运输(袋鼠便),福山通运(福通便)。其中前5家占到市场份额的99.5%,前3家占92.7%。大和运输和佐川急便在其中又遥遥领先,两者占到70%以上。
行业规范严谨 危险品单独承运
停在路边装货的派件车是大和运输向丰田订制的轻型厢式送货车“Quick Delivery”。有7年职曆的快递员吉峰告诉记者,它的特点是车身高度大,派件员在车内搬动,整理货物时无需弯腰,且驾驶员驾驶席,副驾驶席以及车后的货箱之间移动方便。吉峰说,除“Quick Delivery”之外,“Dyna”和“Toyoace”也是大和运输的主要送货车型,都具有相似特点,方便兼任司机和派件员的快递员的各个工作环节。这种便利的人性化的工作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规避了快递员暴力派件。此外,送货车尾部还有挡板,防止扔件。
日本的快递还有一项贴心服务,即寄件人可以指定送达时间段,可选项包括上午,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1:00,这样可以减少投递时收件人不在的几率。如果投递时收件人不在,快递员会在收件人的门口或信箱裡留下有货物编号以及再派件指南的通知书,收件人可以致电语音电话指定再派件时间(可选项与上面的指定送达时间带一样)。因此,日本的快递基本不会派件超过两次。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以前在国内单位门口取快递时,常常看到快递员守着地上乱七八糟的一堆快递,冲手机嚷:“已经送了*次了,又不在!给你退回去了!”通过对比日本快递业的制度规范,不难发现导致快递员态度粗暴以及暴力派件等问题的,不仅是待遇和工作强度,还有制度的效率及合理性等原因。
吉峰穿着制服薄夹克和工装裤,带着白色工作手套,将货物搬上叁面都有防掉落护围的活动货架或小平台推车,推至派件车前装卸。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所有货物盒子都平平整整,有棱有角,以记者平时使用网购宅急便的经验,货件送达时也仍保持这个样子,不象中国的快递包装到签收时常常已经变了形,完全能想像是经受过怎样的粗暴对待。
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和运输的画着黑猫的绿色厢式送货车或佐川急便的蓝灰波纹相间的轻型卡车派件,非常整齐规范。记者走访了位于东京涩谷区惠比寿站附近的一家大和运输的宅急便网点。这家30平米左右的小屋子是地区派送站,靠墙叁面是固定合金货架,中间还有两座活动货架,作固定货架和派件车之间的过渡之用。所有货件都整齐摆放,完全不是国内的快递网站大小货件乱七八糟地推成一座座小山的情景。
走访日本宅急便网点
对于化学药品,易腐蚀物品等危险物品,日本有专门的承运商,他们具有“危险物运送处理者资格”和“毒剧物处理者资格”,如日陆运输公司等,对危险货物的保管,流通,加工,配送提供全流程服务。
据“日陆”的广报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既承运危险物品,也承运一般物品,运输线路共用,但危险物品用专用仓库储存,专趟车辆运送。日陆在日本全国各地设有多处危险物品仓库,危险物品温度管理仓库(-20摄氏度-25摄氏度),毒物剧物保管仓库;助燃性,可燃性,毒性高压气体仓库(有除害设备);医药品危险物仓库(管理药剂师常驻),以及分佈在本州和九州的7大危险物品物流中心。因使用专用仓库和专用车辆确保安全,危险物品运输的成本高出很多。那麽有没有用户因为想节省这笔成本,以普通货物名义通过普通快递运送危险物品的情况发生呢?
日立系统广场(hitachi system plaza)公司总务部安全卫生课主任水井表示,这完全是违法行为,基本不会有人冒这样的风险。在听记者介绍山东夺命快递案后,他表示,如果是在日本,普通快递公司根本不会与化工厂打业务交道。不过,由于过于信任用户申报,疏于开箱检查,日本的快递也发生过一些“案件”,如2013年8月发生在大阪府的一名女子骚扰前男友向其邮寄死蟑螂等。
《标准宅配便运送约款》还规定,如果宅配便公司对用户在运单上填写的内容物名称存疑,则可以在使用者在场的情况下申请开箱检查,如果用户不同意,宅急便公司将拒绝承运。不过实际上,据佐川急便广报负责人汤川介绍以及记者的亲身体验,在收件时,出于日本尊重个人隐私的社会习惯和文化,快递员通常并不会开箱检查,也不会在收件后进行X射线检测等。除非涉及航空运输,开箱检查和进行X射线检测的几率大一点。但不管有没有开箱检查,如果内容物与实际不符,出了事故,寄件人将负主要责任,受到法律追究。快递企业也将必须向国土交通省,总务省等相关部门报告,乃至接受行政指导。也就是说在防范事故层面,日本快递业基本依靠道德规范,也就是自我约束,自己负责。
收件时,快递员会要求用户口头和书面确认快递物件非以上物品。即寄件人必须口头申报和在单据上精确填写内容物的具体名称,如日用品必须具体描述到衣服,文具;化妆品必须具体到乳液,肥皂;医药品必须精确到肠胃药,感冒药这样的层次。否则,快递员将拒绝收件。
日本快递业的行业标准十分规范严谨,国土交通省,总务省,经济产业省都制定有相关法律法规。日本国土交通省于1990年颁佈《标准宅配便运送约款》(2003年进行最近一次修改)分“总则”,“接受物件” ,“交付物件”,“指示”,“事故”,“责任”对快递各环节以及明确责任作出详细规定。
根据这份约款以及消防法等法规行政法规,各快递公司制定本公司的承运约款,如对拒绝承运的物品,各公司的规定基本如下:有毒物质,剧烈反应物质,易腐蚀物质;火药类及其他易燃危险品,不洁物品及可能对其他货物造成危害的物品;现金及支票,有价證券等;遗骨,牌位,佛坛;刀剑枪类;宠物等活物;不可再生的原稿,原图,录音带,存储记忆卡等。
其中,关于危险物品,总务省消防厅发佈了《危险物管制的技術基准细目》,经济产业省也发佈了《化学物质分类管理手册》,对于有毒物质,易腐蚀物质的识别认定进行指导。以上限制不仅在安全,伦理方面作出规定,还对可能因事故给寄件人造成无法弥补损失的情况进行了规避。
相比之下,中国同业大小承运商林立,面对快递市场,势头个个如猛虎下山,而品质却泥沙俱下。小快递公司因经营困难,为挣“收件”费,对违规物件睁隻眼闭隻眼的状况屡见不鲜。这无疑是导致夺命快递惨剧的根本原因之一。
可以说,日本的快递业经过充分的竞争和整合,主要资源集中到几家大运输公司,有充分的资源发展。因为业务集中,不存在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且大快递公司已建立起企业形象,因此基本不会发生因经济利益驱动而收取本公司没有承运资质的物件的情况。
此外,考虑到违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对企业形象的伤害,违规也绝对得不偿失。为维护服务品质和企业形象,日本宅配便公司对网站的管理都十分严格,快递员薪酬也比较高,且不随区域收件数量等影响,如大和运输东京都内业务员工的时薪基本是1000-1200日元(高于餐厅,便利店等)交通补贴实报实销(最高日500日元),保险齐全,因此快递员也不会为揽业务而违规收件。
自1976年大和运输开创“宅急便”服务,日本的快递业经过近40个年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完善。根据国土交通省公佈的最新资料,2012年度日本的快递件数已超过35亿2600万件(其中卡车陆运34亿8596万件,空运4004万件)比上年增加3.7%,承运件数连续3年保持增长,市场规模达到约近7万亿亿日元。可以说,快递业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