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范堡罗航展,其意义已超越了人们对何种畅销机型的热议,抑或是航空运营商或租赁公司聚焦的各种奖项。最近的数据显示,新型飞机售后服务的订单数量趋于平稳,在飞机维修领域,OEM分夺售后服务市场份额,飞机制造商推动整合式服务,各级航材销售商及独立MRO参与其中。
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最高的MRO供应商GE Aviation,增加了15亿美元的发动机订单储备,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发动机制造商正在加强售后服务业务,不断扩展细分市场;例如GE下属的MRAS公司向汉莎技术LHTB提供747-8GEnx-2B反推的维修和交换业务。汉莎航空是世界最大的波音747-8客户,这项交易对于LHT的母公司汉莎航空集团来说意义非凡,GE以最少的投入,在几乎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获得该项工作量。“目前,LHT已经成为最多元化的MRO服务提供商,航空公司可从LHT获得综合技术服务,LHT已站在了推动产业变革的最前沿”,Canaccord Genuity公司的Ken Herbert在最近的一份行业观察报告中提到,“LHT将继续推广在附件支援与储备方面的成功模式,这些模式成为其他MRO竞相学习的标杆”。
正如Herbert所言,MRAS与LHT签订的协议并不需要过多的注释,对于原厂制造商OEM而言,进入维修领域是非常容易的。与此同时,新的机型如:787或350也将促使航空公司重新思考传统的售后采购方式是否最优化,特别是在配件库存相对集中的附件领域。随着技术进步,附件越加可靠稳定时,维修便会减少,这样将迫使附件的制造成本有所提高,在一定时期,会给航空公司带来费用增加的压力。
就单个航空运营商而言,飞机运营中出现故障的次数虽少,但并不意味着只需要准备较少的备件库存,对于航空网络来说,成员组织随时会出现备件需求。长期备存的昂贵备件通常会促使各家公司达成共用协议,也就是说,众多航空公司并不需要自己单独购买便可以共同分享备件。
与附件共享相似的另一种趋势是,从其他MRO提供商处寻求协作。在开展售后服务之前,OEM就已经与航空运营者(航空公司)建立联系,这种优势使OEM更具竞争力。目前,波音公司与新航工程公司(SIA)建立合作关系,正在建立一家合资企业,将向SIA的姊妹公司酷航的20架787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27架777提供全方位“Gold Care”服务,其中很多工作量将转包给SIA。这标志着波音公司希望进一步扩大售后服务份额,大力开发东南亚地区的MRO市场。
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以及OEM不断向维修领域渗透,使得众多MRO不得不断适应并接受残酷的市场现状。AAR,北美最大的从事机体重维护的独立MRO,上个季度的营业收入下降了10%,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需求处于自然低谷期,随着季节的变换,航空公司将促使其走出低谷,与此同时,收购Sabena Technics位于布鲁塞尔的附件维修业务,将帮助AAR在2014财年赢得19亿美元的新订单,其中包括一些长期协议,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客户售后服务市场的战略地位。
“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AAR的首席执行官David Storch先生说道,“历史表明,我们的业务能力还有很多不足,今天我们通过努力获得了更多的长期业务合同,将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的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