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最富创新的物流大亨
以专注的经营思路,建立钢材加工、仓储、配送、分销一条龙的现代化钢铁物流新体系,发展全国性物流网络,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和整个服务体系。
2002年提出“华冶H-MART钢材大超市”的理念,促使华冶钢铁向“钢铁物流企业”的转型,战略转变促使华冶钢铁获得了巨大成功。4年后,一家小型钢铁贸易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行业翘楚。
其所倡导的“华冶H-MART钢材大超市”经营模式立足“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思想,从整合华冶自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各种优势资源出发,将采购网络优势、分销网络优势、品牌优势、信息化管理优势、决策管理优势以及各种经过实践检验的经营策略优势整合,形成一种集采购、加工、零售、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需求解决方案,实现1+1小于2的成本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包括产品价格和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从而为客户创造其他经营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客户价值。同时,使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从单一的市场价差提升为集原材料综合利用、加工收入、配送收入、市场价差四种利润源于一体的盈利模式。
华冶高峰得以入选中国物流界的十大富豪,源于其“钢铁物流”模式的创新战略转变。
建“华冶钢材大超市”
在十大物流富豪调查中,记者发现,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中的传统贸易模式主要有“钢厂→经销商→用户”、“钢厂→用户”两种上下游关系和操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用户为保证稳定货源所不得不采用的形式。第二种模式是近年来一些经营理念较为超前的钢厂努力推动的模式,由钢厂为大客户直接供货。只适用于特大型钢厂和某些超大客户之间的业务合作。而中国目前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不高,经营颇为分散,较低的产业集中度导致特大型钢厂成长起来需要时间。
鉴于上述模式的局限性,以钢材加工中心作为钢厂和用户的中间增值环节的第三种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并且由于适应市场潮流而得到迅猛发展。这就是“钢厂→钢材加工中心(钢铁物流企业)→用户”的操作模式。
2002年,高峰提出了“华冶H-MART钢材大超市”的战略理念,这种战略正是建立在“钢厂→钢材加工中心(钢铁物流企业)→用户”模式之上的绝妙创新。高峰所倡导的“华冶H-MART钢材大超市”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经营的战略重点,通过集采购、加工、零售、物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和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省钱、省时、省心的最佳解决方案,从而获得了广大用户的深度信赖。这种模式也是发达国家钢材产业中的普遍模式,因为钢材加工中心成为钢材供应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具有稳定供货的能力,透明的利润空间,更能够对客户提供深加工、精加工、个性化加工服务。对于不同规模的客户,钢材加工中心都能够以自身良好的管理和组织给予满足。同时,钢材加工中心有能力在钢材加工中照顾到客户利益,使钢材材料利用率最大化,从而保证客户利益最大化。发达国家钢材产业的发展史表明,这种模式是钢材产业中最为成熟的模式。
三年蝉联500强
2002年,可以说是华冶钢铁贸易的一次蝶变。从1991年至2001年,华冶钢铁公司属于传统钢铁贸易阶段; 2002年至今,从创造性地推出“华冶H-MART钢材大超市”整合服务理念,其所获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2002年,公司更名为上海华冶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入选上海市民营企业百强,位居第二名;
2003年,华冶钢铁稳坐上海市民营企业百强第二名;
2004年,华冶钢铁荣膺“中国企业500强”第254名;
2005年,华冶钢铁荣膺“中国企业500强”第165名;
2006年,华冶钢铁荣膺“中国企业500强”第180名。形成年加工、零售钢材360万吨、销售额过百亿的规模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