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禁毒委、省公安厅、省法院、省食药监督管理局、省文化厅、广东海关等部门联合召开“6·26国际禁毒日”新闻发布会。今年广东的主题是“拒绝合成毒品,建设平安广东”。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针对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走私、贩运毒品活动日益突出的情况,广东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推开物流寄递实名制的试点工作。
物流及寄递渠道“不实名”、“不验视”的漏洞,已经成为各类违法犯罪、恐怖和个人极端活动的快车道,亟须改革监管模式。
王均科透露,省禁毒委等有关部门经过长期调研和论证,考虑准备在下半年逐步推开物流寄递实名制的试点工作。据悉,去年一年广东物流寄递物品超过12.5亿件,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物流不实名难追查来源。“手机不实名,网络不实名,物流寄递不实名”,为犯罪分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王均科说,由于物流寄递业渠道的“不实名”,使公安机关在查案时遇到非常大的障碍,无法追查来源。此外,一些易燃易爆物品、枪支弹药,也通过物流寄递渠道向全国扩散,这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构成巨大危险。
物流寄递实名制后,大家最担心的是,公众的信息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王均科表示,推进实名制登记制度时,将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监管,保障公民和企业的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物流寄递实名制的确难度很大,难度再大也会想办法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