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义乌市快递行业协会统计,义乌去年约40%的票件量被来自浦江、东阳等周边县市和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快递公司跨区取件,今年有加剧之势。义乌快递业为此每天轮番上演“猫鼠大战”。
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义乌快递物流行业的成本偏高、义乌电商企业的利润率低下等问题。
“种菜的”遭遇“偷菜的”
一个包裹,上面贴了谁家的快递面单,就算是谁家的量。所谓跨区取件,极少是外地的快递公司直接派人派车上门取件,而是将快递面单贩卖给在义乌的人员。
在义乌,长期有一拨人,有些是无经营证照的个人,有些是小快递公司的员工,他们手里同时握着外地多家快递公司的面单,他们不派件,不收散件,不管售后,整天盯着日发件量200-500票的中小电商,以低价揽客。
白天一般很少见到他们,一到17:30-19:30,就会有人骑着三轮车进入小区收件。同时,一辆厢式货车或面包车等在小区边上,件收得差不多了就集中运往快递中转站。如果当天总件量较少,会打成大包裹后通过城际公交班车或大巴带到目的地城市,另一头会有人到车站接货。
“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种菜’,把义乌这块市场培育起来,现在总量做大了,周边的来‘偷菜’,打价格战,拉一票就走,对市场是一种破坏性的开发。”义乌快递业内人士习惯给跨区取件者打上“偷菜者”的标签。
据介绍,部分外地的快递公司,本身每天的总票件量仅1000多票,从义乌取的件量就可能占了一半左右。有的不但取走票件,还将客户连人带公司一起挖到外地。义乌某日发货量上千件的日用品网商,就被浦江的一家快递公司挖了过去。
斗智斗勇“猫鼠大战”
在快递业,谁的地盘谁做主,不仅是惯例,邮政管理局也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
有一次,经过几天几夜的轮番摸底盯梢,义乌某快递公司掌握了江东一小区有跨区取件的情况。恰巧那段时间有卖家在淘宝网做聚划算促销,日票件量好几千。该公司两三个人蹲守在离目标20米内,只见对方上门取件时,直接将车子开进仓库,拉上卷闸门装货,中途不时会有人出来环视四周。等对方装完货将车子开出,该公司员工立即跟车上路,希望出城时能获取跨区取件的证据。但跟了没多久,路上突然多出了五六辆开车“很不规矩”的轿车和面包车,三两下就堵住了他们跟车的去路,在即将出城的路段上,眼睁睁看着满载的货车扬长而去。
“一路上,简直就在上演《速度与激情》。跨区取件,已经形成了一张运作成熟的网,像这种被我们逮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该公司工作人员说。
去年暑期,为遏制跨区取件,义乌申通快递推出“清凉一夏”大优惠。“本想三个月下来能清退一批跨区取件的公司,结果几百万砸下去,就头两天的件量有所增长。好像投了个闷雷,对方没伤着皮毛,自己憋出内伤,愁死。”义乌申通公共事务贾梦莹说。
今年,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也纷纷调低了价格。“不争馒头争口气,得刹刹这股风气。”义乌中通快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红荣表示。
旺季落跑急死人不偿命
上半年吃不饱,下半年爆仓是近两年快递业的规律性特征。记者了解到,跨区取件者拿到快件后基本不交回快递公司,而是直接送往中转站。而爆仓往往爆在中转环节,一到旺季,这些件堆在中转站何时能发出,只能听天由命。所以,旺季尤其是“双十一”、“双十二”高峰期,平时一到点就现身的跨区取件员,可能好几天不见人影。因为投递能力有限,跨区取件者只能抛弃客户。
而大促期间,卖家在规定时间内不发货,可能遭遇众多客户投诉,严重的将面临被关店的风险。去年“双十一”期间,就有一些淘宝卖家自己运了货,堵在义乌申通点部门口,情急之下扬言“你们不收我的件,就别想其他人的件进来。”甚至有卖家进场拉住扫描员,“我给你每票100元,你帮我扫了!”后来,这个卖家直接扔出一沓钱,“你们谁扫,我给1000元每票!”但面对本就堆积如山的快件,所有扫描员都只能摇头婉拒。
“除了大西北,义乌申通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开通了直达干线,不经中转站。对于长期合作的客户,我们有旺季的绿色通道服务,爆仓时肯定优先满足长期合作伙伴的需求,再考虑临时增加的客户。”贾梦莹介绍。
“对于平时业务稳定的大客户,我们有公司直接取件、优先进场扫描、免费仓储打包等服务,但平时不跟我们联系,旺季时突然找上门来的,我们也很为难。”蒲红荣说。
据了解,为了应对旺季爆仓,义乌的几大快递公司都会提前预估高峰期件量,并作相应的场地、设备、车辆和人员储备。但由于部分件量平时被跨区取走,义乌本地的快递公司没法将这部分游离的客户需求量预估在内,也就没法做相应的准备。去年,义乌申通、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多多少少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