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无疑生活在一个“快递时代”,但你或许还不清楚,在便利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危险。
为了能够从源头控制上控制危险快递,国家邮政局表示,从2014年开始,在北京、广东、西藏、云南、新疆等省市区推行寄递服务实名制。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快递实名制”工作推进仍然缓慢,网购者对“快递实名制”的态度也犹豫不决。
有一些网购者甚至对“快递实名制”可能怀有抵触心理,当然并不是怀疑其设立的初衷,而是对其安全配套措施的担忧。实施快递实名制之后,寄快递要登记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可能给寄件人或者收件人带来安全隐患。
也正因如此,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作为收件人的网购者才会想出一些诸如“何以琛的老婆”、“咸蛋超人”、“楼上的疯女人”等奇葩名字。奇葩名字背后体现了网购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的增强,也凸显了网购者对快递过程中的社会信用丧失信心。
毋庸置疑,推行“快递实名制”,能够对不法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快递运输违禁品的几率,能够有效整治快递乱象,但同时也会给普通网购者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因此,在推动实行“快递实名制”的同时,还需要更多配套制度,比如建立一套风险防控和信用管理系统,保护寄件人、收件人的个人隐私,给遵循“快递实名制”网购的人吃一颗“定心丸”,为快递运输加一把“安全锁”。
当然,要想杜绝违禁品,仅仅实施“快递实名制”还远远不够。首先,快递公司要加强技术升级,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利用验视技术把好关。其次,作为快递运输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促进快递行业良性竞争。此外,还要加强对信息泄露者的惩罚力度,消除人们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