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圆通部分片区停工的快递员已经复工,派件工作经过总部的介入已经全部恢复了。有关网络的整顿、管理等各个方面正在抓紧处理中。此次停工事件,可能是由于福州圆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圆通速递要保障快件的时效,对客户负责。”对于6月初福州圆通部分片区出现的员工停工事件,6月12日,圆通速递总部负责宣传工作的周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州圆通停工事件,是由于公司方面没有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而引发的。“快递企业不为员工办理社保和意外伤害险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劳动合同都没有签订。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停工的原因并非没有为快递员办理社保那么简单。
福州圆通部分片区员工的停工,使派件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什么都过去5天了,我的快递还没有送到?”“圆通的速度这么慢,下回要换快递公司了!”由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快件,许多消费者在投诉无果后,纷纷发贴发泄着不满。
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停工事件,国内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一直饱受诟病。快递延误、快件丢失及内件减少,快件损毁等问题,一直是消费者的投诉焦点。而这或多或少与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关。更让人忧虑的是,快递员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快递企业转型进程。
为了提升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2009年9月,国家邮政局审议通过《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试行)》。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将分为初级快递业务员、中级快递业务员、高级快递业务员、快递业务师、高级快递业务师5个等级,主要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来认定。
而且国家对快递企业中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员工的比例做出了强制性规定。经营同城快递业务的,快递业务员中持有初级以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低于30%;经营省内异地快递业务的,快递业务员中持有初级以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低于40%;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各分支机构快递业务员中持有初级以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低于40%;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各分支机构快递业务员中持有初级以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低于50%。“该办法主要是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让快递企业员工获得快递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拿到执业证书的员工明确快递服务标准,掌握了快递服务的基本技能。这对员工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提升快递服务质量,确实是有很大帮助。”魏强表示。
除了通过国家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快递从业人员的素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快递企业为员工缴纳基本的社保金,让员工有方向感、目标感、归属感、有自我价值实现感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服务也是极为必要的。
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它需要良好机制的支撑。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解决同质化竞争、兼并重组等基础问题,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单纯就培训看培训的话,很多接受过培训的员工一样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这说明国内快递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微利,企业利润不足使其没有能力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另外,快递员的工资相对较低,必须通过加大工作时间来保障收入,这让员工很疲劳,没有精力参加培训,而且,企业不可能抽出员工培训,这让国内快递企业也很困惑。
徐勇告诉记者,与外资快递相比,国内快递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比较滞后。这是造成基层快递操作员流失率高,服务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从长远来看,百年企业靠文化。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对国内快递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