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官网昨天披露,该局局长马军胜又会见了FedEx等洋快递的高管。尽管洋快递申请国内牌照的公示期早已结束,但是,由于中航协公开反对,洋快递的国内牌照发放存在着变数。
政府官员与外方密集会谈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近一个月多次会见FedEx、UPS、DHL等洋快递的高管及美国官员。6月6日,分别约见了美国FedEx中国区总裁和美国UPS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就FedEx、UPS在华经营业务问题进行了沟通。6月24日,会见了美国UPS的国际总裁一行,双方就UPS在华业务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7月6日,会见了德国DHL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双方就中国快递市场发展情况交换了意见。7月17日,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一行,双方就快递市场有关问题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6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一行,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有关快递业务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5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一位副局长会见了美国UPS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双方也是针对国内快递市场开放和经营许可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披露,FedEx、UPS的中国公司,于5月份双双申请国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FedEx计划经营地域为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大连、郑州、成都,UPS计划经营地域为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西安。公示时间为5月25日至5月31日。国家邮政局当时强调,“各利害关系人及有关单位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
另据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6月20日发布的“2012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告情况的通告(第一期)”,FedEx、UPS、DHL、TNT等洋快递的中国公司均位列其中。事实上,洋快递已经在国内悄悄展业。
洋快递对申办三缄其口
公开并强硬反对的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航协)。该协会人士几次撰文,质疑FedEx、UPS的快递公司身份,将洋快递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上升至航权的高度。
“(洋快递)已经取得了通航我国的航权,是航空公司性质的企业,如其获得国内快递经营许可,将对我国航空货运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中航协认为,洋快递如果获得国内快递经营许可,将变相在中国获得又一种航权。
中航协甚至质疑国家邮政局无权审批。“邮政部门并不了解这其中的门道,所以我们向邮政总局提交了我们的意见,希望他们能够借鉴。”中航协的反对产生了效果,迄今为止,洋快递的申请没有下文。
据FedEx解释,自2006年12月8日从商务部获得投资证书和2006年12月20日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得国内服务营业执照之后,已经于2007年5月开始在中国开展国内递送业务。“中国新《邮政法》于2009年10月实施,要求建立快递企业经营许可机制以来,我们一直与相关政府机构保持沟通合作,为我们现有的快递业务申请经营许可。”洋快递对国内牌照的申办进展三缄其口,原则是“少说多做”。
DHL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最近告诉记者,FedEx、UPS不会得到在全中国范围经营快递业务的许可,可能正如它们所申请的,仅在部分地区经营快递。DHL去年结束了中国国内快递业务,“未来是否还会在中国做快递业务,要看中国政府是否放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