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成品油价格“三连跌”的影响,航空燃油附加费、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相继下调。记者近几日走访发现,此前屡次跟风油价上涨的圆通、中通、韵达等国内快递企业均未下调价格,引发消费者不满。国内快递企业缘何不“跟涨不跟跌”?
消费者降价呼声高
自2011年起,快递业屡屡发生涨价事宜。2011年9月,受油价和人工成本上涨影响,圆通快递率先宣布在全国范围涨价,随后韵达快递、中通快递、顺丰、申通、汇通等国内知名民营快递公司也不同程度地上调了运价,从事公路运输的德邦物流、天地华宇等物流企业也提高运价。
今年油价两次上涨并"破8"之后,快递公司再次调价,平均涨幅为3到6元。受之影响,淘宝、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电商包邮门槛明显提高,如原本全场免配送费的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相继设定39元、29元免运费门槛;凡客诚品规定满59元才能享受免费送货服务。
继今年5、6月两次降价后,7月11日零时起,每吨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调到420元、400元,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了0.31元和0.34元,调价后油价重回“6时代”,直接降低交通、汽车、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业成本,也降低了快递物流企业运输成本。
跟油价形成全国联动机制的航空燃油附加费、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相继下调,而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的是,此前屡次跟风上涨的国内快递物流费用“跟涨不跟跌”,韵达等快递企业均未下调快递价格。
记者分别联系了韵达、中通、顺丰的工作人员,均提出“自年初调价以来,一直维持该价格,没有降价”。快递加盟商张经理说,油价“三连降”减少了他们的中转货运成本,利润空间相对增加。但就油价而言,2000年至今成品油价格翻倍,但快递费还维持在2000年的水平,并不是快递企业利润高,而是各快递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造成的。
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最大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介绍,与电商紧密相关的物流成本主要由库存费用、运输成本、快递管理费用和隐性成本四部分组成,目前运输成本占物流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油价成本占运输成本的一半左右。
与国内快递价格“岿然不动”形成对比,一名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此次国际油价下跌影响,DHL、UPS、FEDEX、TNT等国际快递公司价格分别下降了23%、19.5%、16.5%和20%。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国际快递公司采用浮动定价机制,与燃油费波动挂钩。而国内快递本身就未纳入燃油附加费,所以不存在降的问题。按照性价比、人工费用来算,我国快递费用已处于国际最低行列,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快递价格成本结构不合理,部分快递企业尤其是加盟商的利润来自于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不发放高温费等。
国内快递物流业陷入了“先涨价先死,不涨价等死,降价必死”的发展怪圈。徐勇说,快递企业成本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劳动力,各大快递企业均面临待遇低而造成的招工难问题。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的快递价格会引发经营风险,随着员工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旦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诉,企业需要补缴所有欠缴的保险金。
相较于国际顶尖快递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体系,我国仍处于靠比拼价格的低层次竞争之中。专家指出,国内快递企业牺牲员工利益以维持低成本运营,可能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急需跳出低水平竞争,做大做强品牌以布局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