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全泉州市海洋生产总值2015年有望达到1800亿元
来源:泉州网 发布时间:2012-08-21 浏览数: 标签: 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泉州,自古与海结下不解之缘。如今,这座曾在海洋文化历史上书写灿烂一笔的城市,再次站到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的起跑线上。

2011年3月,国务院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自此,福建跨入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行列。在瞄准海洋、进军海洋、振兴海洋的“进行曲”中,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优势的泉州已悄然发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渔业、临港工业、船舶修造、海洋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宏伟目标的催动下,我市一改过去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盐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今,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后劲十足,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临港工业蓄势待发。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5002.15万吨,全年实现亿吨大港目标指日可待。以港口为依托,一个以炼油、烯烃、芳烃为龙头,石化下游产业对接适配发展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集约化临港石化产业集群已经成型。装备制造、临海能源、建筑建材等临港工业集群正谋篇布局、拉开框架。

港口物流业方兴未艾。泉港高起点规划建设的洋屿、沙格、普安、南山片区和涂岭道口等五个物流园区,已吸纳85家物流企业入驻。晋江陆地港目前入驻企业32家,并与晋江地区40多家贸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还有泉州台商投资区临港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晋江围头物流园区等,纷纷加快建设步伐,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

滨海旅游业品牌提升。“惠女风情”滨海度假游、惠屿海岛渔村民俗游、黄金海岸休闲游、围头湾滨海运动休闲游、“金色海峡”滨海观光游等旅游产品,正吸引国内众多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天地广阔。凭借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良好的渔业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借助海洋科技研发技术,我市各县(市、区)正探索着“海中寻宝”的特色海洋产业发展之路。目前石狮市政府积极规划建设石狮生物科技园区,筑巢引凤,吸引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在泉港,福建省金燕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藻类中提取生物制药辅助原料——琼脂,2011年产值达4.68亿元。

处于萌芽阶段的邮轮游艇、船舶工业也在排兵布阵。目前已有投资者在晋江、南安、惠安三地投建了游艇生产基地,泉州台商投资区正在规划建设泉州国际游艇俱乐部。

“开发海洋资源是应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是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蓝色产业带的战略之举。”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758.24亿元,增加值361.73亿元(占全市GDP的8.47%),海洋经济已成为泉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相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1800亿元。

在抢占新一轮“蓝色经济”发展先机的节点上,泉州快人一步、雄姿英发。

分享到:
上一篇:连云港涌现一批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 下一篇:陕西咸阳渭城:现代服务业成经济新“航标”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