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网络”)在深圳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阿里的物流战舰正式入海。
虽自诩“菜鸟”,但该公司却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据工商资料显示,菜鸟网络注册资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马云为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沈国军为CEO。其中,阿里集团通过旗下全资的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出资21.5亿元,持股43%;银泰集团出资16亿元,持股32%;富春集团和复星集团均出资5亿元,各持股10%;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以下简称“四通一达”)各出资5000万元,分别持股1%。其在菜鸟网络的董事会中,阿里巴巴集团以马云为首占3个席位;银泰占据2席;复星集团总裁汪群斌夺票一枚。此外,富春集团董事长张国标为监事。
根据计划,菜鸟网络计划首期投资1000亿元、二期投资2000亿元,将在5-8年时间不计短期回报完成骨干网搭建,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仓储设施,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年度约10万亿元)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
所谓智能骨干网,即通过智能化布局运作物流骨干体系。按照规划,阿里此次领军推出的“智能骨干网”主要通过两方面的投资和整合布局物流业:一边在全国各大区域建立仓储平台;一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现有物流企业的仓库利用率与运作效率。
电商竞争追赶“物流端”
毫无疑问,在现阶段,阿里的这一计划主要是为了完善其电商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其电商霸主地位。
如今,在信用及支付问题解决之后,物流成为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然而换一个角度看,瓶颈可以转化为竞争力。因为谁率先解决了这一瓶颈,就意味着谁拥有了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大的竞争力。正是凭借自建物流所带来的物流优势,造就了京东如今在电商市场上的风生水起。可以发现,如今电商的竞争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物流的竞争,电商打出物流牌竞争已然成为一片红海。
正因如此,京东的“211”物流体系、易讯的“一日三送”等,已经将电商物流标准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而这些电商也凭借着物流优势,迅速地抢夺着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淘宝和天猫定位于平台,规模过于庞大,阿里自身已无可能像京东那样去自建物流,只能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平台上商家对物流服务低价的追求,导致了物流服务的低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阿里在电商行业中的地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因而,物流成为了阿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成了电商不能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