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阿里投资日日顺物流:意在抓长尾市场
来源:中国大物流 发布时间:2013-12-10 浏览数:

  日前,阿里巴巴再度挥出大手笔:28.22亿元港币战略投资老牌家电品牌海尔。同时,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在此次战略合作中,阿里巴巴出资18.57亿元港币投资了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并设立合资公司。

 

  有资深业内人士揭示了阿里巴巴和海尔围绕日日顺物流这笔重磅交易背后隐藏的深远意义。

 

  首先,在家电专业配送领域,天猫一直被京东追身打。而“菜鸟”网络还需要三到五年的建设时间,因此,短期内急需一个类似京东“211”式的配送体系来填补空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战略投资非常有必要。”

 

  其次,日日顺物流不仅在家电领域非常专业,而且网点覆盖的广度和纵深上要超过京东、苏宁。尤其在纵深上,日日顺避开激烈竞争的一二线城市,运用加盟的形式在三四线城市广布配送渠道和网络(已经建立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约26000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做好了战略卡位。

 

  再次,从海尔的角度分析。日日顺不仅仅承担着海尔自有品牌和渠道的物流配送,还企图被打造成为社会化物流体系。“张瑞敏对市场敏感度很高,他说过‘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卖用户资源”,反映出海尔要贴近用户,掌控用户数据,第一时间感知市场变化,拥抱变化。”

 

  显然,海尔日日顺一旦可以成为继“菜鸟”、京东物流之外,另一个具备开放平台性质和能力的自建物流体系,可衍生的增值服务不亚于零售业务本身。

 

  不过,作为国内首个过千亿的传统企业,海尔正在面对一家制造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中可能碰到的所有问题。

 

  上述人士犀利地指出,海尔的品牌形象可以为日日顺物流做背书,同时也会成为日日顺物流平台化推进的妨碍。因为其他家电品牌不愿与海尔共享用户数据。

 

  “之前与部分家电品牌接触,这些品牌商并非十足愿意将物流全部交给日日顺。毕竟用户资源、信息、数据作为家电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不愿分享给他人的,这也决定了有海尔背景的日日顺很难成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平台。”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日日顺的配送中,70%到80%的订单均来自海尔自由品牌(线上大致在50%到60%),剩余的20%到30%之间是天猫的个体小卖家和小品牌。同时,在整个家电市场,海尔品牌线上市场份额超过10%,在一个品牌集中度高、相对标准化的领域中,非海尔系的家电品牌仍然徘徊在日日顺物流体系之外。

 

  因此,该人士推测,日日顺物流未来的机会将更多的会锁定在长尾市场和后端服务体系。尤其是针对淘品牌、进出口品牌,日日顺可发挥的余地更大。

 

  对于那些大件商品、非标准化的产品、能够满足有独特人群需求的产品,未来将全部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倘若日日顺可以抓主这些市场,其物流开放平台的定位或许并非天方夜谭。

 

  此外,日日顺物流渗透到县、乡、镇的配送能力,也保证有足够的非海尔系订单涌进来。

 

  日日顺物流希望在三年内做到海尔系订单与非海尔系订单各占一半。这也意味着,将会有50%的品牌商的用户数据被牢牢攥在海尔和阿里巴巴手心。

 

  这些新增订单中也包括像家具这样的非标品类。这也与天猫接下来O2O方向非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里巴巴这笔投资的价值所在。

分享到:
上一篇:冷链物流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下一篇:阿里22亿元参股海尔物流体系 京东大家电物流或受伤最重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