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物流配送网共存 四种模式主导未来零售生态
来源:中国大物流 发布时间:2013-12-13 浏览数:

  超级店、社区店、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共存,四种模式主导未来零售生态。在电商冲击下,零售业正在积极转型。

 

  近日,中闽百汇厦门的第三家门店—中山路店开业了,友谊超市浮桥旗舰店扩容为购物中心,百姓超市也全面启动加盟模式。

 

  透过泉州零售业的扩张,我们仿佛看不到零售业的“寒冬”,但是业界对商业零售的未来仍然有着清醒的认识。本期邀请的三位嘉宾认为,商业零售已经进入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超级店+社区店+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流架构。

 

  传统零售,开店仍是永恒主题

 

  记者:最近,中闽百汇、友谊超市、百姓超市都以不同形式进行门店扩张,都说当前的国内零售业正遭遇“寒冬”,可从泉州企业的表现来看,开店的热情意犹未尽,您怎么看待开新店呢?

 

  陈开通:对于传统的零售业来说,稳健适当的扩张仍是其最重要的主题。零售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搭建对接的桥梁,为产销双方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商业服务,实体店的购物体验要比线上购物优良得多,休闲购物利于健康。当然,开店也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店,中闽百汇的原则是开一家,就一定要做好一家,所以在开店上我们一直都比较谨慎。

 

  陈纶星:百姓超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拥有23家直营店和2家加盟店。选择好的店址,不断增加门店数量,对微型超市或便利店来说意义更加重大。为了应对同行业的竞争,不久的将来,百姓超市将全面发力加盟模式,在中心市区以及周边县域进行规模化的门店扩张。

 

  黄瓒:没有足够多的门店和经营面积,零售企业就不具备与供应商谈判的优势,因此开店是无法回避的主题。零售企业开店首先要保障供应商的生存,注重联盟商家的利益,其次,作为一个载体,商家需要担负就业及改善民生的责任。友谊超市浮桥店原先经营一楼超市以及二楼部分百货,经过3个月的招商与重装,现在一楼做超市,二楼经营流行百货,三楼以休闲业态为主、餐饮为辅,使友谊超市从单纯的超市,变成了一家购物中心,提升了商业档次。

 

  线下零售,可为空间仍然很大

 

  记者:麦肯锡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网络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6%,高于美国的5.2%,专家认为,网购一旦占到零售总额的5%,就会越过该临界点呈爆发之势,并对全局产生影响,您怎么看?

 

  陈开通:电商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电子商务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虽然占比还不是很大,但是发展很迅猛。

 

  线下传统的零售业可为的空间其实很大。中闽百汇近三年不断进行业态调整,比如引进生鲜业态。对水果、蔬菜、肉类等所有生鲜,我们进行严格的进场把控和实时的现场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清洁、快乐的购物环境。我们还尝试进行多业态融合。中闽百汇自梧村店以后引入餐饮、娱乐、休闲等不同业态,去年开业的新华店也引入了大丰收、食养坊等连锁餐饮店,明年我们计划开业的惠安“宏毅·中闽百汇”购物广场,在业态融合方面步伐会更大,将被打造成齐集餐饮、休闲、购物、娱乐、社交、生活功能的大型商业中心。

 

  陈纶星:近年来,零售业的同行们都忙着转型。有的企业,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毛利率,开始强化品牌代理,增加自采比例,甚至打造自有品牌,以改变“二房东”的角色;有的企业投身或嫁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这种趋势在便利店业态尤盛,比如,京东商城与太原唐久便利店合作推出的O2O项目。唐久便利店在太原有600多家门店,供应链体系完善,入驻京东开放平台后,太原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唐久便利店的店员就会在第二天把订单商品拎到消费者家中。

 

  未来零售,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记者:近几年,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改变了用户的消费行为,挖掘出了新的消费需求,而且使商家精准、快速满足这些需求成为现实,对此您怎么看?未来的零售业态可能会是什么样呢?

 

  陈纶星:近两年电商很火,但是消费者也趋于理性,我认为,未来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将逐渐消失,消费者会同时在线下店、网店、移动商店、社交商店等各种渠道进行消费。零售企业只有经过消费者允许,才能进入他们的生活,这意味着我们正进入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新的零售业态正在形成,线上和线下商圈互相交叉、融合,最终将形成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超级店+社区店+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的全渠道架构。

 

  黄瓒:这两年传统型和标准型的超市不断关店,靠低毛利、负毛利生存的中小型单一超市将被淘汰,淘汰后的原商圈是发展24小时社区便利店的好机会。在新的零售生态下,考验零售企业的不再是零供关系的好坏与做不做电商,而是如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购物乐趣和更好的服务。

 

  不变只能出局

 

  互联网让人们足不出户实现购物;移动互联可以精准知道你是谁;云计算将碎片化的数据和行为,搜集汇总到云端;大数据将这些数据深度挖掘,获知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商家拥有了精准的信息之后,组织供应链资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客户端下单。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零售格局岂能不变?以消费者为上帝的商业零售业,如果不懂得应时而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未来等待他们的必是被淘汰出局。

 

  也许,正如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所说,“我们现在经历的就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30年所发生的工业时代的剧变,我们会在一个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上,形成一个新的商业文明。”

分享到:
上一篇:阿里巴巴的冷链物流 下一篇:洲际水果包机成行 东航物流转型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