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马云和刘强东:IPO背后的抢地战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14-06-05 浏览数: 标签: IPO 马云 刘强东

  阿里巴巴数百页的上市招股书,几乎没有提到物流的事,像是对重要业务的刻意回避——去年,宣布退休后的马云第一次为阿里站台,张罗的就是物流联盟。经多方搜集打听,记者发现,阿里的“菜鸟物流”已在国内占地为王,“在300多个城市布点”,往往一个项目就占地千亩,马云现在是不折不扣“马地主”。

 

  随着5月15日,风传马云认购绿城股份,“马地主”的跨界心又被放大了许多。但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记者强调他们的互联网公司属性,“不管做什么,阿里线下的一切都是为线上服务的。”

 

  马云一定已经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毕竟,“淘宝狂”都会惦记送货的快慢,2013年,中国一天有2500万个包裹等在出发的路上。“最后一公里”不容小觑,抢占物流才有可能嚼透电商生财之道。

 

  而中国物流地产的大环境却是既前景可观又值得吐槽。好处是,需求旺盛,供应不足,抢占市场份额的戏码才刚开演,所以谁都有机会演到高潮。领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代化物流占国内物流物业总量不足5%。这吸引了像普洛斯、嘉民这样的国外专业物流运营商涌入中国,富力、合生创展、万通、华远等房企也曾释放对物流地产的野心。

 

  但是,这个市场槽点也多。首先不是谁都像阿里巴巴,有一开口就是几千亩地的大胃口。而且跟卖住宅回快钱一比,做物流园可慢多了,许多房企因为不耐烦回报长周期和低收益,要么改土地属性做回卖楼老本行,要么勉强顶着“产业地产”的帽子,但结局以草草收尾者居多,只捞到一个好处——地价倒真便宜。但现在看来,这一点也是不可持续的。

 

  电商公司就不同了,物流和电商听起来就“一家亲”。马云的想法是以后要全国24小时内货到人手。所以,2013年5月底,阿里牵头银泰、复星、富春和快递公司等组建了一个新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一期投资1000亿,目标是用5-8年打造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

 

  马云选择了进攻土地市场,为他的24小时送货狂想买单。据记者搜罗,阿里在天津拿地1500亩,投30亿做物流中心,在成都拿下1000亩做仓储设施,在浙江金华拿地1500亩建物流园,在广州耗69亿,又在上海、深圳前海拿地。

 

  “现在阿里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布点。”嘉民中国区运营总经理黄炜说,“像阿里做的有些物流投资未必是我们愿意做的,我们可不想进4、5线城市,只有他们愿意。”

 

  之所以如此大范围、大手笔拿地,跟阿里的业务布局愿望有关。这是电商公司不同于专业物流运营商的地方,他们会更多考虑借此霸占城市电商高地,最终完成业务联动。除了马云,老对手刘强东也是这么想的,并同样打算近期把企业推向美国IPO市场。

 

  2007年开始,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到2011年,京东已拿地超过1400亩。京东招股书显示,目前,京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沈阳、西安、济南、青岛、南京、厦门、重庆、郑州13城建物流仓库,总建面110.53万平米。其中,上海的物流中心共260亩,“亚洲一号”一期占地就120亩,广州物流项目有258亩,在武汉拿地250亩,成都是400亩物流中心,北京亦庄是200亩物流项目,沈阳物流中心占地17.4万平方米。

 

  比起阿里的遮遮掩掩,京东的拿地版图更加明朗。截止2013年12月31日,京东已在中国130万平米的区域建82个仓储中心,进34个城市建物流中心。他们直接叫板阿里巴巴,说“要做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

 

  当然,刘强东与马云的电商战目前看起来,还不在一个量级。接下来,他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是,谁攻占城土更多,布点更多仓储,谁就有机会先讨好挑剔的网购狂,减少以前货运交通不便的麻烦,要知道再忠诚的买家也不会喜欢为心爱之物等太久。

 

  “阿里和京东进入物流地产的逻辑一样,都是为了解决以前在交通和仓储方面的发展瓶颈。但是现在,随着他们吞地越来越多,他们也在有计划地进入纯粹物流运营领域。”戴德梁行中国区工业及物流地产部主管苏智渊跟记者说。

 

  记者不止一次看见阿里巴巴在这方面的表态,他们要做“全国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说白了,这不就是要抢专业物流运营商的饭碗么。而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强调自营物流的京东也已经基本不依靠任何第三方物流公司了。

 

  从互联网公司的极客大佬到当上地主,马云和刘强东对物流地产这么感冒,自然不会仅仅因为这能解决他们快递业务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好处是,优惠的土地,诱人的升值空间。未来若把项目租给别人来做,收益也是滚滚来。

 

  “阿里和京东都要上市,随土地升值,做物流地产对他们的资产重估也有正面价值。”一位对物流地产颇有研究的媒体人告诉记者。

 

  不过,阿里和京东对土地的大胃口,还有很大程度是被地方政府宠出来的。现在,官方爱电商光环,它是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时髦关键词,落地后又能保证税收。普通的制造业项目拿100亩工业用地基本要等一年,政府要筛选各种指标,但电商企业不用,比起专业物流运营商,阿里和京东更容易以低价拿到土地,且每次都吃得饱。

 

  官员们到底有多喜欢电商企业拿地做物流项目呢。比如阿里巴巴,尽管没有公开披露过,但坊间爆料,“菜鸟物流”每落地一个城市,都会得到当地省市领导的亲自接待,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这让传统的物流运营商很伤感,他们的生意都被这些新杀出来的电商大佬抢走了。如果说财大气粗有用的话,许多涉足产业地产的房企也没受到过这待遇。

 

  由此看来,物流地产配上电商这一徽章将成为大趋势,马云和刘强东的抢地胃口还会激增。但是,“他们做物流地产也只是现在短期内有优势。”苏智渊说,当竞争加剧,这些电商企业项目规模太大,就会因缺乏专业物流管理经验,在运营上遭遇新的短板。

分享到:
上一篇:京东顺丰对垒便利店O2O 渠道下沉或破电商物流瓶颈 下一篇:全球自助式仓储试水深圳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