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西平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来源:河南频道 发布时间:2015-01-13 浏览数: 标签: 西平大三产业

  月开新元,柏国又一春。1月6日,驻马店西平县接连召开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动员全县上下牢牢把握新常态这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坚持用新常态统领西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14年,西平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六大系统工程五十项重点工作’,着力做实项目、做美城镇、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三产、做好民生、做牢党建,全县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的讲话铿锵有力。

 

  数字为证。2014年,西平县实现生产总值165.3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9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9153元,增长12.5%;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增长21.3%;各项贷款余额64.3亿元,增长23.1%。

 

  聚焦2014年西平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以聆听到西平跨越发展的坚实足音。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该县先后在江苏昆山、广东珠海、福建厦门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71.8亿元。分四批集中开工32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04.8亿元。全年在建、签约项目129个,总投资293亿元。其中,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签约项目85个,亿元以上项目33个,总投资202.9亿元。

 

  加快推行新型城镇化。该县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在新区、产业集聚区新修了柏亭大道、仙女河南路等10条道路,对解放路、西平大道等9条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嫘祖文化苑等一批游园绿地正在建设,“两河”治理、万亩生态园建设已启动,新增绿地面积38公顷。金凤大道下穿铁路涵洞项目正在实施,柏国大道上跨立交桥项目、107国道升级改造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率达32.7%,提高1.5个百分点。

 

  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10%;完成工业用电量7.5亿千瓦时,增长9.4%。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5亿元,增长32.8%;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增长34.6%;税收8500万元,新增从业人员4000余人;光电产业园已入住企业5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建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

 

  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该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农业补贴1.5亿元。粮食生产克服严重自然灾害,总产达92.3万吨,增长2.7%,实现“十一连增”。高标准粮田建设持续推进。7.5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示范提升工程、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投资1.29亿元,实施了吕店等4个乡镇10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二期、三期工程;投资6500万元建设了权寨等3个乡镇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投资8000万元的千亿斤粮食提升工程正在实施;投资3640万元的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已完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县新培育产业化集群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8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农民合作社248家,新增家庭农场94家。全县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林业生产扎实推进,超额完成植树造林任务。畜牧业健康发展,新改建规模养殖场53家,生猪出栏全省排名第二,成为全省生猪肉牛产业集群示范县,巩固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1705户,个体企业352家,物流、货运、快递公司达114家。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2亿元,增长12.8%。特色商业区建设步伐加快。投资20亿元的建业城市综合体正在建设,投资26亿元的红星美凯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宝嘉广场项目正在实施,投资10亿元的前海鹏翔商业广场项目已签约。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了709家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该县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取消县级行政审批项目12项。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企业364户,新增注册资本10亿元。

 

  高度重视民生改善。该县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惠民实事顺利实施。县第四中学正在建设,县医院新病房楼主体工程已完工,12个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5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400套17.6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改造农村危房1700户,5.2万城乡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33名五保老人得到供养,新解决安全饮水2.8万人,扩建6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施“乡村畅通工程”,改扩建乡村道路4条共16公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统筹协调、突出重点,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与时俱进抓好经济工作?

 

  新的一年,西平县将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举求多效”的战略举措,突出招大引强,突出主导产业招商,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突出精准招商,集中精力引进一批大项目,积聚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争取今年上半年出亮点、出形象。着力培育主导产业。依据西平县产业优势和发展基础,重点培育壮大机械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服装产业集群,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同时,规范、改造、提升西平县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加快经济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新常态下,只要我们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西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会迎来一路好风景。”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申保卫信心百倍地说。

分享到:
上一篇:新疆距离 下一篇:苏宁“千军万马”做电商 物流基本能覆盖全国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