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商贸强桂战略向电商倾斜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5-03-13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商贸战略

  中国受独特的地域、文化、制度以及受资源分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必须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

 

  在过去3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规模以及质量均趋近或者达到国际水平。但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涨、环境危机加剧等发展问题,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如人意,其在多个领域与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较大距离。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以概括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所呈现出的发展态势。6个月后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又对“新常态”进行了首次阐述。而在“新常态”下,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无疑将迎来更好发展时期。

 

  “一带一路”战略改善贸易环境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之中,广西凭借毗邻东盟各国的区位优势,以及近年来与东盟各国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落实与推进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地,也将大幅度改善广西的贸易环境。

 

  在2014年,广西在进出口规模、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对东盟贸易、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等5个领域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从目前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来看,广西对外贸易受“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等因素的积极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广西外贸逆势平稳增长,进出口412.5亿元,增长18%。其中,出口260.8亿元,增长32.8%;进口151.7亿元,下降0.9%;贸易顺差109.1亿元,扩大1.5倍。有望在2014年实现五个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全国外贸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再奏凯歌。

 

  同时,也有学者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称之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一称呼反映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世界都将会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规模化转移夯实加工业基础

 

  东南沿海地区受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涨、优化产业机构等因素的影响,将第二产业向中西部规模转移属大势所趋。近年来广西商务厅更是在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各级政府加大对第二产业的引进力度,不仅夯实了广西的工业基础,也初步改变了广西在多个邻域的落后局面。

 

  2014年广西组织相关部门先后赴东莞、深圳、上海举办加工贸易投资推介会,吸引了德昌电机、东芝电脑、马士基、复星药业等众多知名企业与会洽谈,掀起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考察、投资广西的热潮。同时,随着广西“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实施,一批像鸿盛达这样的企业开始在广西落地生根,不仅已经发展成为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新力量,也进一步夯实了广西加工业的基础。

 

  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广西商务厅总结了2013年、2014年“广西商务十大工程”的经验,提出“商贸强桂”的发展战略,其中实施“商贸强桂”战略的核心就是抓产业发展和引资入桂。因此,2015年广西商务厅提出为“引资强贸”年,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加贸倍增计划”等重点任务,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纵观2015年的整体态势,无论是从第二产业开始、从东南沿海规模转向内陆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从广西适时提出并计划实施“商贸强桂”发展战略来看,随着广西工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加工贸易在2015年将呈加速度发展态势,有望实现新突破。

 

  特产行销全国进入开花结果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理念已经开始由“吃饱喝足”转变成“吃得健康,喝得安全”。广西专门用于食用的水果、蔬菜、肉类等特产,得益于广西的环境优势,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因此,广西特产凭借着这一大环境的转变,只要有得力的推介方式,便很容易在全国打开市场,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多次指示,要求加大力度向全国推广广西特色农副产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广西特产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推进农产品(000061,股吧)品牌化发展。广西商务厅则紧锣密鼓开展一系列策划、对接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国市场,形成一批“叫得响、卖得好”的广西地理标志性产品。

 

  去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的工作正是按照“1123450”思路系统化落实的。

 

  第一个“1”是指围绕“壮乡特产,生态长寿、誉满全国”这个主题,突出广西特产核心竞争力。第二个“1”是指利用互联网,“一网打尽”广西特产:一是在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商城3个国内著名电商平台开设广西特产馆;二是将《广西特产宝典》、《广西名品大全》电子版挂接至广西商务厅、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局等门户网站以及各市、产区销区有关企业网站,实现公共综合搜索查询功能,多网同步宣传促销;三是积极探索与京津沪三市重点农产品交易网合作,开展网上农产品对接会、展示展销等活动。“2”是指编制《广西名品大全》和《广西特产宝典》等两本书,打造广西特产权威指南。“3”是指主抓北京、天津、上海等三个重点市场,分步拓展全国市场。“4”是指扶持百色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田阳三雷老韦有限公司、广西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嚼绿行农业集团公司等四大龙头企业,明确市场开拓主体。“5”是指策划50场促销活动,树立广西特产品牌。

 

  从2014年已经完成的工作来看,广西商务厅已经按照“1123450”思路初步构建起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的推广体系,2015年将是全面深化并逐渐开花结果的一年。

 

  新兴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全面发展电子商务也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广西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凭借着作为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的区域优势,广西商务厅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电商广西”、“电商东盟”等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在2014年不仅吸引了像亚马逊公司西南区运营中心、普洛斯现代电子商务工业仓储中心、百度广西营销服务中心、新浪广西服务中心、阿里巴巴南宁产业带、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等重要企业和项目在广西落户,而且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譬如,广西与阿里巴巴共同面向东盟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梧州市成立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京东商城中国特产广西馆正式上线、广西东兴先行率先试行跨境电子商务、南宁建立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都从实质上推动了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

 

  去年广西商务厅厅长王乃学在实地调研电商企业时就提出:“电子商务是没有工厂的生产,没有商场的销售,没有银行的结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将极大促进社会消费品的市场繁荣,促进流通现代化,带动经济增长,其魅力和商机不言而喻。为此,王乃学表示,广西跨越发展电子商务要抢占先机,要全力推动南宁市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梯队市,推动广西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梯队省,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广西经济大项目、大物流、大贸易、大金融的整体生态繁荣发展。“电商广西”、“电商东盟”是广西商务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主要由“电商进万村”、“广西特产一网打尽”、“电商连东盟”、“电商撬动全民创业”、“电商入社区”、“电商亮掌媒”等六项系列工程组成,且各项工作在过去两年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为实现广西电子商务的跨越式发展,2014年广西商务厅组织编制《广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年)》,推动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商贸强桂”战略的安排,电子商务交易被列入“三个倍增计划”之中,广西商务厅也将加大对电子商务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以提升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分享到:
上一篇:一流物流体系“护航”食品安全 下一篇:北部湾港打造西南物流新引擎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