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是天然气的黄金发展期。过去十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加了近4倍,发展迅猛。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从2001年的274亿立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1307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7%,远高于同期石油(7.3%)、煤炭(9.8%)的消费增速。然而,我国“天然气化”水平依然比较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仅占4.5%,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与全球平均比例23.7%相去甚远。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计划从2010年的1075亿立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2300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6.5%,接近此前十年的增长速度。价格低廉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是天然气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因素。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对于以管道为代表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天然气资源禀赋与消费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供需“逆向分布”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大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长距离输送管道基础上。参考美国、俄罗斯等天然气消费大国的经验也可以发现,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仍然严重落后。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4万公里,其中干线长度3.6万公里,相比目前存量管网规模接近翻倍,年均新建管道长度接近9000万公里。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管道建设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目前天然气管道干线平均每公里用管300-400吨,我们按照保守每公里300吨、每吨5000元的数据匡算,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目标,2011-2015年间国内天然气管道干线的需求量为1080万吨,对应540亿元的市场规模。年均需求量216万吨,市场规模108亿元。如果按照我们作出的2013-2015年间全国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长度2.5万公里的假设,则未来三年天然气管道干线需求量为750万吨,对应375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中国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以及美国的管道覆盖水平来估计远景的乐观需求状况:假设我国天然气管道达到美国的覆盖水平,则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对应的干线管道长度为16.6万公里,增量需求378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18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