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内涝、路面塌陷、气体泄漏爆炸,一次次事故拷问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保障;各自为政,重复开挖,好端端的道路开肠破肚,“马路拉链”无法愈合,管线保护处于无序状态,一个个隐患暴露出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漏洞;竣工管线档案不全、管线权属单位信息不共享、挖掘损毁管线等问题日益突出,17种管线,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现状不明,“家底”不清,建管脱节,一条条管线纠结在城市的地下空间。
为了改变过去重地上、轻地下的传统,蔡甸区政府不做地上表面文章,做实地下民心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着眼“百年大计”,瞄准“独立成市”和“中法新城”建设远景,设置专门机构,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地下管网探测仪和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率先打造全市区级 “地下管网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随时掌握和更新地下管网建设情况,为全区城乡建设提供便捷服务。
省市推广蔡甸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建设经验
蔡甸区地下管网普查试点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历时9个月,建立了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设有地图定位、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决策分析等功能板块,能以平面二维和实景三位的形态呈现,并能输出综合地下管网图和地下管网点成果表,集成了蔡甸老城区8平方公里地下管网的信息资源,可以方便地查询浏览各类管网相关信息数据,实现了蔡甸老城区8平方公里地下管网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成为蔡甸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过去蔡甸区城市地下管网档案多以纸介质存储,人工管理方式造成管网现状不清,资料不全、不准确。通过这次普查,查清了地下管网现状,实现了管网信息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地下管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建立了地下管网安全决策平台。地下管网实现信息化管理后,为管网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便捷服务,短短几分种内就可以将地下管网现状提供给事故受影响区域和用户,如某个路段发生爆管,打电话到蔡甸区管网站,迅速圈定爆管区域,系统迅速找出应关闭的阀门及受影响的用户,水务、燃气等部门可及时制定应急措施,不需要查阅大量图纸资料来定位。
实现地下管网资源共享,开放公众服务。探明城市管网数据后,建立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实现了管网集中统一管理,并通过网络可实现各地下管网行业管理部门、各地下管网权属单位之间地下管网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管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城市地下管网规划与建设管理进入规范化、数据化、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新阶段。
地下管网将实现三维实景可视化指挥。建立地表建筑、地下管网真实三维实景,形成城市立体式三维高清仿真效果,可实现城市管网三维实景可视化管理。
蔡甸区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平台建成以后,2013年7月区政府邀请市管网站、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方面的专家,先后召开了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成果预验收会和验收会。市管网站对蔡甸区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蔡甸区管网站地下管网平台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进一步完善可作为典型在全市推广学习。随后,蔡甸区管网站在全省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全体研讨会议上,就蔡甸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开通查询“直通车” 信息平台发挥作用
蔡甸区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平台建成以后,区管网站迅速开通了信息查询“直通车”,施工单位、权属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在区管网站地下管网信息平台上可以便捷查询相应信息,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蔡甸区蔡姚路(蔡甸大道—成功大道)的道路排水工程,主要是改建道路和新建排水。施工前,施工单位邀请了供电、供水、天然气等管网权属单位,希望他们提供该路段的管网铺设情况。管线权属单位只告知该路段下埋有高压电缆,但无法提供高压电缆的具体位置。施工单位无法探清高压电缆的铺设情况,不敢贸然动工,挖掘过程中一旦触碰到高压电缆,将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施工单位找到了区管网站,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平台迅速精确地调出了蔡姚路(蔡甸大道—成功大道)地下供电、供水、天然气等既有管线的铺设情况,告知了施工单位该路段高压电缆的精确位置,并提供信息图纸给施工单位作参考。施工单位依据区管网站提供的准确信息,在离高压电缆50-80厘米处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避开高压电缆,避免了意外挖断高压电缆造成附近单位停电或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更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蔡甸老城关地下老旧供水管网年代久远,材质已被淘汰,区政府将老城关地下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作为全区2014年为老百姓办理十件实事之一。为了配合做好该项工作,区管网站抽调了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城关地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的相关工作。区管网站专班人员通过地下管线信息平台,查询出上述路段共有各类管线17种,管线长度达6万余米,共出管网图14张,及时提供给建设单位。经过查实,蔡甸大街路段有4条燃气管线横穿;临嶂大道路段有1条燃气管线横穿;汉阳大街路段有1条电力管线和2条排水管道横穿;文正街路段有1条电力管线横穿;蔡河街路段有1条排水管道,其他通讯线路为架空明线。区管网站地下管线信息平台为施工路段提供了客观科学、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城关地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蔡甸区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建立一年多时间,共受理天然气管道、污水管线、自来水管网等改造和建设业务咨询共26件次,2700多米。
即将启动东部重点发展区域内1200公里地下管网的普查
2014年,蔡甸区委、区政府计划再次投入资金,对东部重点发展区域内1200公里地下管网进行普查和数据库的建设。此项工作是已经建成的蔡甸老城关8平方公里管线信息平台的延伸和扩展。完成后,可以进一步扩大信息平台的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对科学推进全区经济建设具有更加现实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对于构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今后,管网信息平台的延伸和扩展还将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继续向全区集镇延伸,真正实现信息平台全域化,做到地下管网建到哪里,信息平台完善到哪里,最终实现管网信息管理全区建制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