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管道
丝路经济带能源合作加深 中亚天然气助力中国“抗霾”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3-16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能源合作

  “油企如何对抗雾霾?”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以下两组数据。

 

  一是2014年,中国生产并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煤炭;二是得益于大力开展的“煤改气”工程,乌鲁木齐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10天,创历史最好成绩。

 

  有专家称,使用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不但是减少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家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从中亚腹地蜿蜒而出,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东行,每年将向中国稳定输送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2007年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天然气‘冬供’关乎百姓冷暖,影响千家万户,中国石油责任重大。”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供”是每年天然气供应的重点工作,中亚管道贡献最大。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4年冬季,中国天然气总需求为882亿立方米,总供应量为820亿立方米,缺口为62亿立方米,供需状态为超紧平衡。

 

  自“冬供”开始至3月9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输气125.9亿立方米,转供国内119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3.2%和30.6%,占国内天然气管网销量的32.7%。目前,来自中亚的清洁能源,惠及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5亿多人。

 

  根据测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0.13亿吨煤炭,但比煤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4亿吨、二氧化硫21.9万吨,直接降低大气主要污染物。

 

  2015年,中国石油将“保供”的决心带到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立志通过中亚管道建设能源丝路。

 

  最新数据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2013年合计生产天然气10744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对华天然气出口达到274亿立方米,超过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一半。

 

  2014年9月13日,满载重托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工。

 

  这条管道在线路上首次途经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与已建成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A\B\C线一道,将形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南北天然气走廊像张开的双臂拥抱着中国,把中亚五国与中国紧密相联,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成为践行“五通”的典范。

 

  中亚管道相关负责人透露,D线线路及后续设施建成后,输气量将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届时,中亚天然气管道输气总能力提高到每年850亿立方米,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缓解中国日益紧张的供气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为沿线提供数千个就业机会,为三国创造效益数十亿美元。

分享到:
上一篇:明年或可用上管输天然气 下一篇:石油投资已成趋势,看日晖石化投资如何领跑整个行业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