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位于临界值之上,创去年9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表明春节后企业采购活动开始活跃。但PMI回升力度较弱,且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制造业经济趋稳态势显现,但是确认其向好为时尚早。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只有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4个百分点。
(1)需求指标短期回升,可持续性仍不足。首先,订单指数虽有回升,但反弹力度低于历史均值,难以确定需求回升的可持续性。其次,生产提速,但需求的回升难以跟上生产的步伐,供过于求将减弱下一期需求。第三,产成品库存上升,原材料库存下降,表明需求跟不上生产步伐背景下,企业对原材料库存回补的态度十分谨慎。
(2)购进价格指数反弹,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2月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升4个百分点至54%,连续第三个月回升,购进价格指数的反弹与油价上涨紧密相关。在伊朗危机尚未停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预期增强、美国经济复苏趋稳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或在高位运行,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油价上升将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但如果下游需求仍旧疲弱,那么价格上涨将难以向下游企业传导,化工等中游行业利润将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