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人大代表:为制造业减负 营造实体创富的社会氛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03-05 浏览数: 标签: 人大代表,制造业

2012年3月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涂建华呼吁,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企业“减负”迫在眉睫,刚性的政策调控应竭力营造实业致富、技术创新发明致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生态,为营造“实体创富的社会氛围”提供必要的行政条件。

“当前我国经济生态环境日趋恶劣问题值得忧虑,产业资本都想拼命挤进与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最近的位置,制造业面临‘空心化’之危。”涂建华说,诸多窘困迫使一些制造业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长期在“短期行为”中挣扎徘徊。当前,不少民营中小企业业主已心生退意,或另图别径。曾经的进取精神正被“弃船心理”所湮灭。这对国家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涂建华说,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仍未摆脱总体质量不高、原创基础能力薄弱、资源与环境损耗较重等“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受到税负过重、要素价格高企、盈利空间收窄、融资困难等“生死考验”。

“为制造业‘减负’已是迫在眉睫。”涂建华说,建议积极吸取并借鉴英、美、德、日制造业在相同发展阶段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注重民间力量对制造业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国家出台的“减负”措施既要一般普惠,更有重点激励;既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刚性的政策调控应竭力营造实业致富、技术创新发明致富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生态,抑制投资暴富和“炒作”经济的生长空间,对垄断行业和暴利行业课征重税,从而为制造企业提供出减税的空间。

拿着自己带到两会的人大代表建议,涂建华向记者列举了三条亟待落实为制造业企业减负的具体措施:一是真正做到对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减负、取消不合理的税(费)项设置,构建财税支持体系,让制造企业“休养生息”。二是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代价高的普遍问题,建立专门的融资服务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使民间资本和国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运营通道。世界工厂网相信未来的“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一定会更好。

分享到:
上一篇:建材业面临涨价压力 消费者观望企业找定位 下一篇:2月钢铁PMI继续下滑至42.8%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