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制造业面临空心化危机 转型升级亟待加强
来源:世界工厂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2-03-31 浏览数: 标签: 制造业面临,空心化,危机

刚刚过去的2011年,民间融资在部分地区日益兴盛,有的甚至演变为高利贷或“炒钱”。这一现象暴露的,恰是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的一个突出矛盾,即制造业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空心化”。 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走强国之路给予极大关注,并纷纷表达自己的呼吁和建议。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空心化”危机严重

“当前我国经济生态环境值得忧虑,产业资本拼命想挤进与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最近的领域,制造业面临‘空心化’之危。”全国人大代表涂建华说,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但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仍未摆脱总体质量不高、原创基础能力薄弱、资源与环境损耗较重等“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受到税负过重、要素价格高企、盈利空间收窄、融资困难等“生死考验”。

“诸多窘困迫使一些制造业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长期在短期行为中挣扎徘徊。”涂建华说,当前,不少民营中小企业业主已心生退意,或另图别径。曾经的进取精神正被“弃船心理”所湮灭。这对国家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也认为,虽然中国已于2010年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大而不强;二是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不平衡;三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更直言,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个行业普遍存在高投入、高损耗、效益低的问题。

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滩名店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培罗蒙总公司总经理金建华指出,目前中国制造行业普遍存在浮躁现象。他认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处理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产量关系、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关系,鼓励制造业企业克服浮躁心理,坚持走精细化的专业道路,才能使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金建华还表示,发展制造业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现在招工非常难,青年人都不愿当技术工人。其次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他建议政府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扶持有文化、有历史、有特色的产业,打造国际性大品牌,提倡使用国货,支持制造业重返世界。

姜成康认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做很多事情,在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措施之余,还要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培养自主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溢达集团董事会副主席杨敏德则表示,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一定要把制造业拉回国内,而越南等一些“低成本”国家也在与中国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一个全球化的机遇。她建议应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情况进行总体研究,认清优势与劣势,提出针对性发展战略。

分享到:
上一篇:钢铁需求增速放缓 国内钢企做大物流产业 下一篇:一季度重卡销售下滑 经销商转型破解困局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