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航运业造船业同受运力过剩困扰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2-04-05 浏览数: 标签: 航运业造船业

业界人士在日前于新加坡举行的亚太海事展上预测,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仍将受到运力过剩和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影响,短时间内难见到曙光。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最近半年内一些因素相互叠加,导致航运业前景不确定性增加。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航运业最终会走出低迷,而亚太地区的岸外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型的生产销售仍会是亮点。

新加坡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高管表示,2008年是全球航运业的转折点,由于需求萎缩,行业形势急转直下。2009年之后出现短暂复苏,这让许多业界人士误以为贸易会很快回暖,又开始下单订船。这是造成目前运力过剩的重要因素。

环球海运集团新加坡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赫什·西瓦萨米说,造成运力过剩的因素之一,是金融危机后推迟交付的造船订单在最近半年内逐渐交付使用,而应该在这一段时期交付的船只又按期交付。两种供应因素相互叠加,加剧运力过剩局面。因此,未来一年行业前景仍将比较困难。

航运业运力过剩,船舶制造业自然也受到影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介绍说,去年全球船舶制造业新订单下滑了约一半,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去年下半年的新订单同比也减少了约四成。

石永红表示,很多企业接到新订单减少,只能依靠“老”的订单维持运营。据了解,一部分造船企业的订单足以维持到今年年底,也有一些企业能够维持到2013年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年初发布的报告说,2012年新船订造量约为7000万至8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预计约为1.5亿载重吨。船舶产品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恶化,新船价格可能将继续下滑。业界人士也表示,中国造船企业还面临人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战。

新加坡法律专家捷亚·普特拉预计,全球海事行业最早也要到2013年中期才能复苏,一些企业可能会出现资金困难。

不过,业界人士表示,航运业仍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部门,全球货物贸易的90%仍要依靠海运。石永红预计,航运业和造船业在两到三年内终将渡过困难时期。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方面也表示,万箱级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轮船的建造订单价格预计将保持平稳。

太古岸外新加坡总经理乔治·霍辛顿表示,亚太区强劲的经济势头是岸外行业前景的重要支持因素,因此其长期前景并没有那么悲观。也有业界人士表示,随着亚洲区内贸易的增加,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海事行业的引擎。

此次海事展设有中国展区,共有65家中国企业参展,其中包括集体亮相的江苏南通船舶制造业基地多家企业。

石永红说,中国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实力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差距。相对而言,中国企业的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比较成熟的业务板块。不过,中国船舶制造业近年来仍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秘书长张守淳介绍说,中国企业也在抓住时机进行产业升级,加强绿色技术等领域的投入。

分享到:
上一篇:PMI显示:3月非制造业经济稳定增长 下一篇:三大利好因素 高端轻卡春季市场持续放量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