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3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是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升,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连续回升的制造业PMI表明经济增长呈现趋稳向好的基本态势。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3月相比,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达到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其余7个指数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降幅较小,在1个百分点以内。
具体看,新订单指数较3月降0.6个百分点至54.5%,生产指数上升2个百分点至57.2%,新出口订单指数报52.2%,比3月回升0.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则下降1个百分点为50.5%,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1个百分点报48.5%,购进价格指数为54.8%,比3月下降1.1个百分点。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4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但幅度明显减小,新订单指数回落,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趋稳的迹象逐步明显,但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他强调,“订单反映市场需求状况,一季度出口、投资、消费增速都较上年同期明显降低,4月份PMI指数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1.3点,采购量指数回落0.4点,表明去库存活动仍在继续。受需求变化影响,预计未来经济增速仍有继续降低的可能。稳定投资增速、稳定需求增速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关键。”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回落至8.1%,为连续第五个季度放缓。因此,对经济未来走势,市场非常关注。
5月或临调降存准率窗口期
尽管宏观调控的总基调不会改变,但“预调微调”仍会继续。美林美银经济学家陆挺在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在年底前连续两次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二季度将有一次,用以稳定流动性,但降息的概率相当小。”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考虑到国内负利率时代尚未彻底终结,短期下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依然有限。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流动性供给来引导市场利率的降低,预计5月初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很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未来仍有必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5月份仍是下调窗口。
此外,昨日的数据还显示,反映小企业情况的小企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4月份更跌至50%的枯荣分水岭下方。目前多数行业新订单指数普遍回升,而小企业新订单指数却不升反降,处在50%以下,反映出当前小企业订单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蔡进强调,小企业的情况仍不理想,政府需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除了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外,政府还应适度出台增加小企业订单、扩大其市场需求、鼓励其出口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