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5月7日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近3倍。
《规划》的实施,不仅预示着未来惊人的市场需求空间,也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个五年计划的展开,中国制造业将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正式步入转型期。
与此同时,业内分析师均看好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等一批和“高端装备”相关的企业,可以预见,它们将成为政策红利分配中最受益的对象。
销售收入将超6万亿
《规划》给出了一连串令人兴奋的数字。比如,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等。
更长远的目标是,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阿拉伯数字背后的含义是,2011年到2020年,将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历史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不过1.6万亿元左右,仅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
换言之,从1.6万亿元到6万亿元,从8%到15%,五年内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几乎将翻两番,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将上升约7个百分点。招商证券分析师的测算结果是:“根据规划,未来四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到20%。”
除了“数字蓝图”,《规划》还给出了五大重点发展方向,分别是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这一表述和此前媒体透露的完全一致。
对于上述五大领域,国家将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等。
和《规划》同期发布的还有两个子规划,《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具体来看,前者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后者的计划是,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