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物流降本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吨材物流成本降低100元目标。今年以来,唐钢积极转变生产组织模式,强化物流成本管控,已实现降本增效1.5亿元。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唐钢积极转变生产组织模式,加速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成本控制力。引入现代钢铁物流理念,持续系统优化从原料资源地到产品需求地的供、产、销物流结构,再造流程,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挖掘企业内部的隐形成本。5个专业工作组本着“专业管理、重点突破”的原则,细化分解物流成本指标,分别就库存、资源结构、运输方式、物流费用等方面进行攻关,全面实现各个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
颠覆传统观念,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临港、临资源、临市场的地缘优势,推进资源本地化。持续优化配煤、配矿结构,实施经济炉料为突破口,寻求更经济、更合理的资源结构。充分利用、逐步提高本地资源的配比,替代运距较远的资源品种,降低物流费用,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同时,及时了解邻近各港口煤粉、矿石等现货资源情况,进行效益测算,积极开拓性价比高的新资源,打破了长期以来依赖国外三大矿山高价矿的局面,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力。
加强产供销衔接,以“效益最大化”为核心,推进全过程“列车时刻表式”管理。认真分析控制库存对降低物流费用的影响,在保障生产稳定顺行和存货资源配置合理的基础上,科学优化库存结构。提升原燃物料的直供比例,减少原料运输中的返装、调卸、仓储,加强对原料入厂的精细把关,严格卡控原料的湿度、成分、粉率等指标,实现提质增效。加速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打造“数字物流”,逐步将“零库存”的概念延伸到原料供应、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领域。已正式启动了生产过程和物流可视化系统建设项目,投用后可实现主体设备参数实时监控、订单实时跟踪和无纸化办公,使产销衔接更加紧密、库存更加合理。
同时,积极优化运输通道,依托区域、规模和资源优势,与铁路、公路、水运和港口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第三方战略伙伴关系,贯通了多条由重要资源地至自身的物流渠道,逐步实现了铁路运输替代汽车运输。推行成品钢材到港和进口矿返厂的重去重回铁路运输方式,一季度,仅此一项节省物流费用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