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两化”融合加速推进物流企业转型迎契机
来源:现代物流报 发布时间:2012-07-16 浏览数: 标签: 两化,物流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因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最近十年来,随着众多区域、行业“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两化”融合已经在现代化工业文明进步中不断创造出卓越的成就,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两化”融合工作定会继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作为“两化”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而对于位居国民经济物流量之最的钢铁物流行业来说,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钢铁物流产业链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对实现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钢铁物流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6月28~3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两化”融合工作开展近十年来,我国举行规模最大的“两化”成果盛宴。作为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点企业代表,河北顺邦物流集团总工程师赵秉正随石家庄市发改委组织的观摩团进京观看了此次展览。

观展归来后,赵秉正感慨颇多,他特别告诉记者,从此次“两化”融合的显著成果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物流企业今后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传统物流企业弯道超车

一直以来,我国物流企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广为诟病。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在整个商品周期中,我国制造业生产所用时间仅占10%,其余90%的时间均花费在物流、存储上。而制造业物流占整个物流业市场份额的74.7%,是物流最大的客户。

相关人士指出,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大多数企业内部生产与流通“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物流效率处于低水平、高消耗的状态。

而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产业的发展逐渐向实体经济回归,在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等背景下,新一代网络电子科技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加注重树立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绿色低碳等新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

对此,赵秉正介绍说,此次参展的众多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创新了研发手段,优化了研发流程,提升了研发效率和研发能力,最终创造出一批技术前沿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化”融合的先进成果和典型案例。

赵秉正指出,虽然物流是传统行业,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赋予了物流行业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这些都将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良好环境,而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程度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当信息技术与企业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管理体系实现有机融合,在当下经济危机未能退去、产业转型调结构的背景下,随着‘两化’融合工作的持续推进,或将为一些管理理念落后、生产水平不高的传统物流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难得的历史契机。”赵秉正如是说。

市场潜力巨大

在与“两化”融合成果展同期举办的“两化”融合高层研讨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指出,下一阶段的“两化”融合,应该继续以企业为主体,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完善环境,以点带面,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产品服务组合转变。“对物流业来讲,加快制定物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和推动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赵秉正说。

根据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软件领导厂商博科资讯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物流管理软件的全面实施,在物流行业与信息服务相互作用下,“十二五”期间,中国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未来保持高速增长,到2012年,增长率将达到最高23.4%。

赵秉正介绍说,以此次成果展来看,我国物流系统软件开发市场潜力巨大。“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物流管理软件的研发多数尚处于起步阶段,软件开发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也仅有几家大型的厂商占据。”

近日,赵秉正正在起草一份《移动电子商务与云物流发展报告》,他告诉记者,顺邦物流集团将把握“两化”融合快速推进的有利契机,借势打造河北物流的“云平台”。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顺邦物流集团已成为国内知名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服务商,其旗下新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自主开发的“新钢E资源共享交易系统”,是国内首家采用“群概念”、“交易圈”、“商圈”、“交易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的第三代电子商务平台。

“十二五”期间,“立足钢铁信息化,实现多元发展”成为顺邦集团不断深化专业化和综合化服务能力的核心目标,在业已形成的“四大支撑平台”(中国物流金融网、新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行E商贸通支付平台、亿商道第三方SaaS软件系统)的架构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
上一篇:宝钢、沙钢领跌钢厂出厂价格全线下调 下一篇:造船业难逃大洗牌中板厂商“谋变”迫在眉睫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