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生产持续放缓、投资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上海经济增长面临的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上海市统计局昨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GDP达到955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
“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上海经济始终保持了这样一种基本平稳的增长态势,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是非常不容易的。”上海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称。
然而,上海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工业生产持续放缓,工业出口继续下降的现象仍未改善。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六大工业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产值均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下降6%、5.9%和2.5%;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也下降5.1%。
对此,严军表示,今年以来,上海工业发展确实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工业生产增长幅度出现了下滑。“今年上半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则由增长转为下降。”
严军认为,上海工业增长放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外需萎缩、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以及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剥离工业企业等。“由于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部分服务业从工业中剥离,一定程度上也对工业增速形成影响。”
与此同时,上海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减弱,经济增长由消费需求引领的特征进一步明显。今年上半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和总量继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外延型增长的依赖与传统行业的依赖正在减小。”严军称。
颇为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3%,高于第二产业7.3个百分点。
“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达到60.4%,这一比重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6%,”严军说,“这也意味着,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了将近6个百分点,上海经济转型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