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中国制造业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08-15 浏览数: 标签: 中国,制造业,加快,升级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制造商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确面临不少潜在危机。

依靠“提供补贴、廉价劳动力、宽松政策”等措施,中国过去吸引了许多海外企业来办厂,这为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随着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优势的逐步减弱,其他国家制造业的兴起,中国制造业将被超越并逐渐式微。

客观地看,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确面临不少潜在危机。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制造商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出现下滑,一些跨国公司开始把加工厂转移到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更重要的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力争以科技为资本抢占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例如,美国过去把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或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目前又重新重视制造业,加快推动复合材料、金属加工、生物制造和替代工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

在新兴市场国家低成本优势和发达国家技术优势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弱等问题进一步暴露。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制造企业销售收入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新订单(包括出口订单)和产品产量也出现了下滑。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工业增加值在全国GDP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尽快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尽快提升发展水平。

首先,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制造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环节。据估算,我国制造业中有六成属于低端制造业。这些低端制造业曾经是我国的“优势制造业”,占据了全世界很大一部分产能,但从目前看,国内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必须加快实施技术更新换代,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产业层级迈进。

其次,要坚持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这与外需市场疲软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海外市场,特别是向新兴市场国家拓展,寻求新的海外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和开发本土市场,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内外需双轮驱动,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要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长期以来,我国之所以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的大多是“打工者”的角色,只能获得如刀片一样薄的利润,关键在于始终处于“微笑曲线”中游的加工、组装和制造环节,既缺乏向研发、设计拓展,也未向品牌建设、渠道创新等下游环节要效益。这既暴露出了我国制造业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薄弱,更说明只有依靠商业模式的拓展和创新,制造业才能走更远。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以更具全球化视野的商业理念构建符合国际竞争需求的商业模式,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总而言之,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质量,将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角色。面对种种近忧远虑,企业既要对我国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总体格局充满信心,不必过度恐慌,自乱方寸;也要审时度势,抓住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努力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

分享到:
上一篇:中朝两个经济区:罗先发展制造业 黄金坪发展智力产业 下一篇:PPI价差揭示下游制造业维持景气回升态势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