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中船协:造船业产能过剩被高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09-12 浏览数: 标签: 造船业,产能,过剩,高估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依赖国际海运贸易的造船业是感受最深的行业之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行业的产能过剩不如市场想象的那般严重,协会呼吁银行不应对所有船厂“一刀切”。

产能过剩被高估

近期公布的统计显示,前7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1164万载重吨,同比下滑50.7%。在浙江的台州、温州等地,中小船厂破产倒闭的消息不时传出。拥有国内第一大船厂外高桥的龙头企业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63%。这些迹象意味着,我国造船业正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最困难的时期。

张广钦表示,造船业是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当前的低迷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下半年不会有根本好转。目前,市场比较担心的是造船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造船产能已接近1亿载重吨,而全球每年的新船订单不到6000万载重吨,还要面临韩国、日本等国的竞争,部分中小船厂接不到订单已成必然。对此问题,张广钦指出,造船业的产能过剩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市场想象的那般严重。

积极因素不可忽视

他分析,造船业的产能是跟着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的。部分中小船厂自2009年起就没接过单,早已停业。不少投入比较晚的设施,根本没有形成实际产能,背后的资本也已退出。综合估计,中国造船业的产能在7000万吨左右。骨干船厂还有超过1亿吨的在手订单,今明两年有活可干,不用过分恐慌。

在新船订单需求低迷之时,有两点积极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新船价格不断下滑,较金融危机前降幅超过50%,有的已跌破船厂成本线,继续往下的空间不大。二是船舶运输市场虽然不景气,但用于油气开采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却很活跃,订单金额大有超过传统船舶之势。当前船厂生产节奏放缓,产品结构调整却可以加快。

复苏需要外部支持

要度过行业寒冬,造船业自身固然要努力,外部的支持也不可或缺。张广钦说,我国70%以上的造船订单面向出口,启动内需十分迫切。在原油、液化天然气和铁矿石等战略物资运输上,我国船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国有船东可考虑利用当前船价低的机会,调整船队结构,降低长远的运营成本。

此外,与金融业的合作也非常重要。部分商业银行把造船列为高风险行业,有一定道理。但纵观造船业发展史,欧洲银行一直是主角,赚了买方又赚卖方。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呼吁,国内银行不要“一刀切”。骨干造船企业如国有的大连船厂、江南造船和民营的熔盛重工、扬子江船业,仍有竞争的底气。国内金融机构可抓住国外船东争取信贷支持的机会,引导他们把新船和配套设备尽量放在国内做,以实现与造船业的双赢。

“海运仍是目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只要大海不干涸,总有船可造。”张广钦说,在应对得当的情况下,我国造船业有信心在与日、韩激烈的拉锯竞争中脱颖而出,早日实现造船强国的梦想。

分享到:
上一篇:利率市场周报:制造业承压,经济探底 下一篇:车联网已在路上 汽车制造商将占商机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