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数据显示经济仍然在继续下探。按照工业和PPI的组合,经济下滑的原因来自于总需求的下降;在支出法的结构数据上,这种需求的下降产生于制造业投资的失速。
在经济层面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包括政府基建项目的启动和房地产投资的恢复,以及隐约可见的OECD工业活动筑底。但我们认为在货币供需层面的一些未解矛盾,使得以盈利为目的的制造业投资面临着严重的挤出效应,这恐怕在短期内成为经济进一步探底的贡献力量。
我们对经济后市发展存在如下几个判断:? 第一,在融资能力逐渐改善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债券、信托等银行贷款体系之外的领域,政府基建投资的继续恢复问题不大;房地产销售恢复对现金流的支持,以及受益于社会融资环境的改善,房地产企业投资行为可能已经见到它的底部。
第二,外汇占款趋势下降造成的资金供应的被动收紧,以及政府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需求带动的资金逆周期上升,产生了对制造业投资在资金层面的挤出效应,可能造成制造业投资回升的阻力。
第二,拆解投资来看,基建投资的放量增长是防止投资失速的主要因素,然而与基建投资相联系的中长期信贷增速令人失望,使得我们对于基建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经济存疑。
第三,由于消费的调整通常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摆动,暂时不能贸然排除消费继续恶化的可能。
第四,我们认为海外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活动可能正在形成底部,从而对出口形成支撑。
第五,物价层面PPI和CPI的分化仍在进行。PPI可能仍将在通缩状态下持续一阵, 而年内CPI的底部在7月或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