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达沃斯论坛昨日闭幕,各方讨论依旧热烈。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表示,出口放缓和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正在对亚洲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挑战。亚洲要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军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制造业。
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由于受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疲软的影响,亚洲地区各大经济体今年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放缓。但朱民认为,虽然亚洲地区经济整体增幅从此前的8%-10%降到了5.5%的水平,且面临着出口下滑和资本频繁流动等风险,但和其他地区比较,整体还是不错的。
他表示,亚洲应该成为今后几十年当中经济发展的引擎,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升制造业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中国9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下9个月以来新低。除中国外,印度同期PMI也创下9个月以来最低水平,日本创下自201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政府需及早建立福利制度
朱民当天还表示,在全球化压力之下,政府必须及早开始建立福利制度。事实上,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已规划了长期可持续的福利制度。
他认为,一个有效的福利国家制度必须有较大的覆盖面、有效的激励系统及在各个社会的层面上分担成本。而医疗系统、教育和养老制度是急需建立的三大保障体系。
《经济学人》商业编辑罗伯特则表示,中国在建立福利制度时必须避免目前某些欧洲国家所犯的错误,即高福利成为人们不去工作的“保障”。“福利制度绝对不能让人们有动机不去工作,而应给予人们更好的教育,实现去工作的权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