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中国制造业巨头加大海外扩张步伐 全球化布局谋腾飞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09-16 浏览数: 标签: 中国,制造业

9月5日,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巴西圣保罗宣布,全资收购巴西消费电子制造商CCE。近10天之内,联想、华为和海尔三家企业接连传出在海外并购或扩大投资举措。先是联想宣布以1.48亿美元收购巴西消费电子产品最大制造商之一的CCE公司,继而海尔确认将以5.6亿美元要约收购新西兰最大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9月11日,华为又传出将新增投资13亿英镑(约合130亿元人民币)扩大在英国投资。种种迹象显示,进入下半年,中国制造业龙头企业正在掀起新一轮海外投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与今年上半年众多发起海外并购的资源性企业不同,无论是海尔、华为还是联想,早已将触角伸向全球,它们伺机而动或许只为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华为宣布扩大英国投资

据相关报道,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9月11日在伦敦宣布,将新增投资13亿英镑扩大在英运作规模。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当天在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后宣布了华为在英国的扩展计划。这项计划将推进双方公开自由的贸易。按照该计划,未来5年,华为将投资英国的移动宽带等项目,给英国带来700个新的就业机会。华为目前在英国有800名员工,英国电信(BT)、沃达丰等运营商都是华为的客户。

英国政府一直希望大量引进外资,刺激英国低迷的经济。对于华为的投资,卡梅伦说:“英国政府重视与中国的重要关系,两国有很多互补之处,英国创造的商业环境能帮助(企业)实现最大潜能。”去年年初,华为曾提出协助为伦敦地铁铺设手机网络,但遭英国政府拒绝。经济观察人士冀勇庆表示,“华为此举除了直接的商业目的外,还有向当地政府和民众示好的因素,因为这些投资能够直接带动当地的就业。”

多年来华为几经波折寻求欧洲的市场机遇,以缩小与国际电信设备商的距离,但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小——从2001年进入英国,到去年拿到英国最大移动运营商的订单,华为用了整整10年时间。在这期间,华为也在不断地通过招聘本地员工和加大本地采购力度的方式,希望突破当地市场偏见,实现战略“落地”。除了英国,华为也在其他国家增加本土员工人数。

海尔拟重金收购新西兰家电业巨头

就在华为宣布增资英国的当天,我国进军海外市场的又一主力——海尔集团发布声明说,该集团日前已经向新西兰家电巨头斐雪派克公司发出普通股全盘收购要约,宣布将以每股1.2新西兰元(约合97美分)的价格增持斐雪派克股份,要约拟于14天至30天内正式启动。据估计,海尔将为全盘收购支付约5.6亿美元。

据海尔集团总裁梁海山介绍,斐雪派克拥有高水平的研发能力,本次增持带来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以及对澳新本土市场的理解和管理能力,将助力海尔更深层次实现本土化研发,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梁海山表示,增持后,斐雪派克将保持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当地管理团队,并将继续发展斐雪派克业务和品牌。

海尔集团自2009年起持有斐雪派克2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在斐雪派克董事会中占有两个董事席位。双方在研发、采购、制造和营销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斐雪派克是全球领先的厨房电器制造商,创立于1934年,公司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目前公司每年生产120万台高端家电,生产基地分布于新西兰、美国、意大利及泰国,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斐雪派克在新西兰拥有55%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第一;在澳大利亚拥有1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2012财年公司实现营收10.38亿新元(约合8.41亿美元)。

联想成功并购巴西公司

华为、海尔在海外市场的相继出手,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此前不久,中国进军海外市场的另一个标志性企业——联想集团刚刚宣布完成对巴西PC公司CCE的并购,此次并购联想共出资1.48亿美元。通过此次收购,联想在巴西的份额一跃上升至第三,仅次于POSITIVO和惠普。年产能77万台PC的CCE将使得联想在和惠普争夺全球第一大PC公司的竞争中获得新的筹码。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并购CCE之后对外表示:“通过收购,联想在巴西PC市场的份额接近翻番,不仅将帮助联想快速提升市场地位,还将为实现联想长远愿景打下基础。”杨元庆甚至表示,“6年内要拿下巴西市场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会听到巴西的名字。而在PC领域从2012年开始,巴西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联想在巴西展开市场行动成为必然。

尽管巴西市场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高关税等独特性,使得联想要在短时间内扩张市场显得阻力重重。实际上,联想早已进入巴西PC市场,但是由于产品结构主要覆盖商用PC领域,整体市场份额占有率始终徘徊在8%左右,排在第7位。因此选择并购或许是联想最佳的选择。而另一方面,巴西CCE是一家具有40年的家族企业,在当地颇具知名度。其产品并不仅仅限于PC领域,还涉及电视、手机以及数码产品。

着眼于战略性海外布局

对于联想、华为、海尔等企业的接连出手,有专家表示,出手收购海外战略性资源,或进行战略性的海外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首要目标。“以前民营企业出海为找技术、找市场、找品牌,现在一些有实力的民企更对战略资产感兴趣,或是进行战略性海外布局。”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王燕国说。除了英国,华为还在非洲布局,同时进军非洲的民营通信设备制造公司还有中兴。如今中兴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已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以后别的公司进入埃塞尔比亚市场必须用中兴公司的标准。

不过,对于中国企业的集体“出海”,也有专家表示担忧。“有些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缺乏科学评估和规范的风险管理,盲目冲动,热衷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行为短视,缺少完整的本地化运营战略。”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梁才德说,目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投资不成功的占1/3,勉强维持的接近1/3。

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治和安全风险也在增加。商务部合作司对外投资处处长李健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营企业显现与老牌跨国公司竞争的势头,西方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屡屡在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设置障碍,以企业有“官方背景”为由千方百计阻挠。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萧条迫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必须格外谨慎,但同时又提供了“抄底”的机会。兼具谨慎与果断的“双重性格”,中国制造业龙头才能在全球经济中强势成长。

分享到:
上一篇:制造业外贸形势惨淡一片 “外贸国八条”出台或能缓解危机 下一篇:多方因素掣肘制造业发展 前景黯淡短期难改观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