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虽然仍是中国第一造船大省,江苏首季度造船数据并不美观:造船完工量增速放缓,为103艘共372.1万载重吨,同比增7.4%;手持订单降幅明显,为832艘379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7%。若无新订单补充,只够维持一年半生产任务,企业普遍放缓造船速度,一些中小船企面临着全面停产的危险。近日传来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解散的消息,原因是“连续、严重的亏损”。
2007年中国造船业经历过30年一遇之“火”。紧接着就掉进“冰窟窿”,低温延续至今。有业界专家将本次低迷归为“航运历史上的第四次波动”。
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江苏船企销售利润率从2010年的22%直线下降,到今年首季度,13家重点船企中有4家企业亏损。
原因是:“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加剧,随着船价持续走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造船企业无利润可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出现后,外销量超八成的江苏船企就主打“低价牌”,加上人民币升值、财务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等因素影响,造船成本大幅上升。
矛盾的是:对企业来说,接不接单成了一个问题:不接单就是“等死”,接单同样面临成本高、船价低、交船难、融资受阻等问题,类似“慢性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