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造船市场趋于回暖,我国造船业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但受船价下降、造船成本上升等影响,造船完工量继续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
5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航运业一下从巅峰跌入低谷。被视为全球航运市场走势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2008年5月20日的11793点历史高位暴跌到现在的不到900点。而伴随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是全球造船业的漫长寒冬。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球造船市场趋于回暖,我国造船业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但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轮新船订单复苏更多还是基于个别企业现金流改善及自身成本控制考量,而并非真正的需求拉动,中国造船行业拐点还远未到来。
在船市寒冬之中,很多企业选择了错位竞争,发展特种船舶业务。在浙江、江苏等地,中小船企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及时调整发展方向,避开竞争最激烈的地带,多发展化学品船、勘探船、集装箱船等特色船舶。而在散货船等常规船型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许多大型船企也开始走差异化竞争的路子,努力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洋工程辅助船等建造领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