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三一引领中国高端制造比肩世界一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6-25 浏览数: 标签: 三一,制造

  从上海临港工业园区一路向西,驱车至濒临东海的两港大道318号,一排气势恢宏、大气漂亮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这就是三一上海临港产业园所在地。

 

  已建成的三一临港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1500亩,挖掘机年产能40000台,尤其是其生产线,无论是设备水平、生产线管理还是智能化程度,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被业界称为“全球最大最美最先进的挖掘机生产基地”。

 

  挖掘机一直有着“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之誉,其重要性及高技术集成使它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竞相攻克的高地。

 

  2013年,是三一重工进入挖掘机领域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前,三一挖掘机从零起步,十年后,三一挖掘机驶入“第一军团”,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超越百年外资品牌的挖掘机企业。三一挖掘机的崛起,不仅改写了中国挖机市场被外资垄断的格局,同时也给中国高端制造迈向世界一流书写了一个范本。

 

  从零起步,终成中国市场领跑者

  

  三一重工2012财报数据显示,全年挖掘机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21%,并成为公司旗下混凝土机械这一“第一增长极”之后第二大盈利增长点。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十年之间的艰苦磨砺。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造路建楼,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可国产机跟不上,这为进口二手机和外资品牌抢滩中国提供了土壤。而在1998年以前,进口二手机本是不允许的,由于市场需求特别大,大量的二手机就通过分解走私流入了国内。

 

  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进口二手机被全面放开,涌入数量越来越大,有的代理商一年就可以卖到几百台,一下给国内挖掘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挖掘机销量19709台,国产品牌只有1577台,市场占有率仅8%。

 

  然而,由于大部分进口二手机都是国外接近报废的淘汰产品,进入中国时没有经过正规的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技术资料不齐,很多机器只是经过简单的拼装、喷涂和调整运行后就卖给客户,不少人上当受骗、损失惨重,极大地伤害了用户对挖掘机行业的感情和对挖掘机市场的信任。

  但巨大的危机,常常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本世纪初混凝土机械拿下超过40%的市场份额后,打造民族挖掘机品牌的责任感在梁稳根心中油然而生。他坚决地表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挖掘机做上去!”以生产和销售挖掘机的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由此正式成立。

 

  从2003年初到2004年,历时一年多时间,三一第一台挖掘机研制成功,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开端,但产品试销结果却很不理想。由于缺技术、缺物料、缺人员,这颗“明珠”并不容易摘取。

 

  2005年,经过反复提升质量的三一挖掘机,实现销售约500台。而经过艰难抉择,三一开始筹建昆山产业园。

 

  2006年,三一挖掘机销售增长至约800台;同年,昆山产业园投产,三一重机挥师东进,将挖掘机生产线从长沙搬迁至昆山,翻开崭新一页。

 

  2007年,三一挖掘机在昆山大展拳脚,当年实现销售1600多台,跨过了业内1000台的“生死线”,并一举超越国内老牌制造厂家柳工和玉柴。

 

  2008年,三一挖掘机实现销售3219台。这一年,三一挖掘机的自主创新开始大幅度发力,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200吨级液压履带式挖掘机”和中国第一台“正流量液压挖掘机”等标志性产品。

 

  2009年,三一挖掘机销量突破6000台,在中国市场一举超越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这让中国企业看到了战胜外资品牌不再是“神话”,也让中国人相信完全可以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机。

 

  2010年,三一挖掘机实现销售12000台,跨入年销量的“万台俱乐部”,成为首家产销过万台的国产挖掘机品牌。也是在这一年,三一挖掘机迎来又一重大时刻——三一重工选址上海临港,决定投入巨资打造全球最大的流水线挖掘机生产制造基地,同时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临港产业园。

分享到:
上一篇:三一重工国际化进入收获期 下一篇:山西打造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