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船舶制造业将迎来深度调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0-18 浏览数: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大严重过剩行业,并规划了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路线图”。

 

  随着意见的落实,船舶制造业将迎来深度调整,预计大批竞争力弱、技术附加值低的企业将消失,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同时,船舶制造业将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发展,这些公司将明显受益。

 

  指导意见中造船行业要提高海洋开发装备水平,加强海洋保障能力建设,充分挖掘航运、海洋工程、渔业、行政执法、应急救援等领域船舶装备的国内需求潜力,调整优化船舶产品结构。

 

  同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达不到准入条件和一年以上未承接新船订单的船舶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考虑到国内造船行业及各主要船厂的现状,a股上市公司将成为最主要的受益者。

 

    在全球造船行业整体趋势性复苏仍需时日的情况下,国内造船行业面临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行业内兼并重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迎来快速发展、海军装备和公务执法船等政府需求增加。

 

  船舶行业产业关联度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将有助于我国抓住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历史机遇。

 

    《指导意见》还提到,鼓励现有造船产能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支持中小企业转型转产,提升高端产能比重。

 

    据我国对海工装备的规划要求,2015年,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

分享到:
上一篇:10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降至19.8 仍高于预期 下一篇:共谋飞机制造业未来发展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