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四川要全面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三大发展战略”。作为首位城市,目前,成都正加紧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推动首位城市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08.5亿元,同比增长10.3%。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冶金、建材和轻工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增长14.4%。其中,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186.3亿元,增长53.2%,已成为成都工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今天,我们重点关注成都汽车产业发展,为您呈现其从“成都制造”到“成都智造”的发展之路。
今天上午,在成都市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成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对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大势和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专业分析,为成都汽车产业向纵深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近年来,成都的汽车产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但成都并未满足于汽车“制造”的奇迹,“成都智造”才是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高端之路。记者获悉,目前,成都以汽车研发为主导的技术中心已达20家、博士后工作站11家、专家院士工作站4家,为“成都智造”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汽车产业奇迹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年内将破60万辆
如今,成都已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等众多汽车企业,从私家车“第三城”的消费之都升级为汽车产业之都。
“2013年,力争整车产量突破60万辆”,成都市经信委的人士如是表示。按照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到2020年,成都将培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一批百亿企业集群,形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四大千亿产业支柱,基本形成万亿产业基地。在完善的全产业链构架下,成都所着力构建的成都国际汽车城已经雏形初显。
“从零到100万辆的产能,成都只用了7年。这绝对是中国汽车产业史上的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认为,要达到同样的发展规模,国内其他汽车产业基地一般需要20-40年时间。
成都智造的本钱
成都汽车研发技术中心已达20家
“郭孔辉来了”,提及成都经开区汽车科技创新,很多人不约而同抛出这五个字。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素有汽车工业研究领域第一人美誉。去年7月,其领衔的孔辉汽车科技公司落户成都。“一部底盘悬架KC特性试验台,国外企业要卖两三千万元,我们的设备售价只有其四分之一。”孔辉成都团队相关负责人说,上述试验平台国内总计有14个,半数从孔辉采购。
在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院长李良钰看来,成都在汽车产业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是高起点、高规划、高投入、高发展,“这种策略使成都得以实现弯道超车。”
不仅仅是“郭孔辉来了”,成都已有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汽车底盘研发中心、美国哈曼音响等9家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运,亚太环保研发中心、清华易控等8个汽车研发设计项目开工建设,阿尔特汽车研发中心、天河汽车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式落户,汽车产业专家委员会挂牌成立,以汽车研发为主导的技术中心达到20家、博士后工作站11家、专家院士工作站4家,这使得成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蓉车技术路线图
优先发展高端乘用车
“基于成都目前的汽车产业基础及技术优势,未来成都应该以提升整车产能和水平为重点,以发展汽车电子和发动机为突破口,以引进关键零部件为手段,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对成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如此建议。
“鼓励现有整车企业引入畅销高端车型,是推动本地汽车产品结构升级和产业规模扩大的有效办法”,《成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提出,成都应优先发展高端乘用车,如一汽迈腾、奥迪等高端车型就是很好的选择。
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传统汽车高端化”已写入《成都市“十二五”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