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会14日在苏州举行,旨在帮助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掌握当前国际贸易的新挑战和应对之策,以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由赛迪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会以“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省20位出口型制造业企业代表到场,与产业研究专家、法律专家以及信息技术专家共聚一堂,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道路、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以及云计算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大铭说,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升。在云计算时代,企业将从IT资源的拥有者逐渐转变为IT资源的使用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将不再受IT基础设施投资大、部署慢、二次改造难等问题的困扰,可以即刻享受信息化发展的红利。“通过云计算,制造业企业可以降低信息化成本,提高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实现柔性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辟新市场,实现服务转型。”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众多制造业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愈发严峻和更多样化的挑战。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朱淑娣教授介绍,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普遍开始加强对IT产品使用适用更为严格的法律监管。根据相关法案规定,只要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或销售过程中使用了非法的信息技术,就将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包括企业竞争对手、美国部分州总检察长在内的各方都有权就此提起诉讼。
朱淑娣教授表示:“相关企业应该提高知识产权和软件正版化意识,全面合法合规地使用IT产品,建立完善的软件正版化的长效机制,避免遭受类似的进出口业务的法律和经济风险。同时积极为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等机关提供基础数据,以推动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与执法制度完善,从而使自己在使用IT产品中获得公平议价权。”
尽管制造业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但专家认为这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赛迪网总裁张涛表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形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随着社会化生产、云制造的蓬勃兴起,数据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安全性日益重要,使用合规IT产品的企业将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尊重知识产权、使用合法信息技术也将对提升企业形象、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好的发展与合作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