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助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东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1-27 浏览数:

  记者昨晚连线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主任、国际问题专家江亚平,请他分析建设匈塞铁路意义和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发展变化。

 

  1.中国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与三国合作建设匈塞铁路。

 

  答:三国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将惠及各方,有利于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目前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二,高铁的运营里程世界第一。铁路的装备、技术和施工经验都很成熟,性价比高。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中国帮助修建匈塞铁路,既可帮助这两个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促进两国间的人员和贸易交往,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让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中方帮助上述国家修建铁路,可将铁路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亮点,使其成为中国与中东欧的友谊新纽带。

 

  2.有记者报道,中国将给中东欧国家带去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以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罗马尼亚记者以“19年来的首次访问”、“历史性访问”形容李克强的来访。这代表中国和中东欧怎样的多边关系。

 

  答:李克强总理首访中东欧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这次会议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中国的内政外交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二是11月21日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欧双方在会议上共同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首脑出访中东欧,对构建中国与中东欧新型关系意义重大。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为中欧深化战略合作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中东欧双方经济互补性强,都是新兴市场国家,能够满足对方的发展需要。

 

  3.有记者说,中东欧地区被称为中欧经济合作的“桥头堡”,从直观的地理位置上看,中国商品进入欧洲,中东欧是天然的通道或者说是跳板。您怎么理解。

 

  答: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中东欧是进入欧洲大陆的“大门”,是连接中国与欧洲合作的重要桥梁,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决定帮助匈牙利、塞尔维亚以及罗马尼亚等国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也是为今后逐步打通中东欧与西欧和亚洲的交通,最终形成跨欧亚大陆的交通干道做铺垫。

 

  二是从经济角度看,过去中国对西欧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比较密切,与中东欧展开的合作不够充分。现在,随着西欧等发达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经济低迷,而中东欧相当于欧洲国家中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上升阶段,对中国意味着大量的机遇,双方加强合作正当其时。具体说来,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而中国在资金、技术、能源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应用技术。

 

  中东欧地处欧洲的东部,相对西欧来说更靠近亚洲,但同时又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与16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其中有11个国家已经加入欧盟,因此双方的高层会晤不仅能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互信合作,也为中国与整个欧盟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崭新的发展空间,为中欧关系和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分享到:
上一篇:医药制造业成乌当区工业经济主导产业 下一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驶上转型“快车道”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