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合理流域经济结构应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
来源:长江商报 发布时间:2014-05-16 浏览数: 标签: 合理流域经济结构 制造业 服务业 双轮驱

  河流是文明的起源,也是经济的重要载体。但流域经济的发展却不一定是同一个模式。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服务业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占比,都赶上并超过了制造业,成为三次产业的龙头和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长江经济带不能再走世界各国流域经济先发展重工业再发展服务业的老路。当前的流域经济已经不再是工业的代名词,而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德国莱茵河畔的鲁尔工业区曾经有引以为豪的百年工业,但是,今天的鲁尔工业区也不再烟囱林立,工厂变成了攀岩场,钢铁厂被改造成公园。大洋彼岸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或被淘汰,碧水蓝天成为密西西比河流域经济的新名片。伊利诺伊湖畔的芝加哥也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计划,会展、IT、物流、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麦考米克会展中心已经成为芝加哥的象征。根据流域经济发展经验,合理的流域经济结构应该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服务业的占比过低。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规模与制造业规模相匹配,是当前长江经济带的紧迫任务,更是顺应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之举。

 

  从区域发展来看,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发展本身并不均衡。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溯长江而上,最西部贵州人均GDP则只有3000多美元。长三角地区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金融、贸易、航运、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达,但长三角地区承载能力的局限已经逐渐显露出来,长江经济带的中上游地区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效便利的长江航运、当日抵达的高速铁路和星罗棋布的机场,为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向中上游转移带来了可能。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数据,长江经济带所覆盖11个省市占国土面积五分之一还多,人口约6亿,GDP总量接近26万亿元,占GDP总量41.2%。未来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这三大个板块相连,将会为实现产业转移,带动产业高级化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资源互补性强,名山、大川、险滩联动优势。而且,重庆、武汉、长沙等地的消费文化更是享誉全国,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圣地、美食之都,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基础,不仅可以发展旅游业,而且还可以发展休闲、养老、保健、医疗等更具附加值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明显不同点在于,现代服务业相关人才对工作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要求较高。长江经济带优美的风景,良好的工业基础,容易吸引海内外的高端人才聚集,也为金融、科技、现代物流、通讯、文化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世界各国的大江大河流域除却共有的航运便利,与之相伴而生的城市繁华已经成为流域最生动的地标。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相关政策依次落地,长江经济带上各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将会后来居上,旅游、贸易、航运、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赶上甚至超过工业制造业,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一个新生的现代服务业增长极。

分享到:
上一篇:辽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7% 下一篇: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对接会在榕举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