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要求,有序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尽快将“营改增”试点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这是武汉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如果武汉的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比翼齐飞的话,也就是一个中心城市“火力全开”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城市,可以在短期内把制造业做得很大,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做大,需要这个城市的底蕴。最近给企业家分析经济形势,都是在呼吁武汉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目前的投资亮点。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武汉具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各种因素。一是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武汉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站在服务全省、服务中部的高度。二是全国性交通枢纽的辐射能力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环境。三是名列前茅、专业门类齐全的科教资源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生产性服务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门槛比一般性服务业要高。
加快武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快市场化建设步伐,激发民资热情。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民间资本流入不足。2013年武汉民间工业投资1512.04亿元,而民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仅193.57亿元。二是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协会,加强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聚。面对每年3000亿、三年一万亿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生产性服务业无疑是武汉经济发展的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