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月14日报道:产业结构单一,商业地产过剩,服务业投资增长点、接续力不足。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早已历经阵痛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正在努力寻求突围困境的出路。在日前落幕的首届鄂尔多斯商贸发展区域合作商洽会上,东胜提出要全力打造辐射西北的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2012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煤炭及相关产业增速回落,企业效益下滑,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经济崩盘”一时间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作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中心和城市核心区,东胜区首当其冲地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结构单一的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销售下降等生产经营上的困难。
面对重大压力,东胜区积极化“危”为“机”,努力寻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地区实际,经过多方调研和谨慎构思,我们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借助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力争将东胜区打造成面向陕甘宁、辐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东胜区区长蔺健说。
蔺健告诉记者,东胜作为内蒙古城市功能配套最完善、人居环境最优越、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城市核心区之一,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文化、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具备扎实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确立服务业兴区战略,打造产业转型“活力版”。目前已建成万家惠食品集散港、易兴国际物流港、铜川汽车博览园等六大物流园区,构建起了辐射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框架;引进建设王府井百货、北京华联、特色餐饮一条街等大型商业品牌和特色街区,建成核心商圈60万平方米。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商贸流通业年产值近300亿元,居鄂尔多斯市首位、自治区前列,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5%。21度的夏天、绿色的餐饮、平安的居住、诚信的营商环境已逐渐成为东胜的城市品牌特色。目前东胜已成为晋陕宁蒙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综合服务区之一。
其次,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打造城市转型“升级版”。东胜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邻包头、呼和浩特市、东靠晋冀、南连陕甘、西接宁夏,包茂、荣乌高速、109、210国道贯穿全境,包西铁路、呼准鄂城际快铁、包神和东乌铁路沿城而过,距鄂尔多斯机场不足30公里,开通北京、上海、深圳等40多条航线,形成了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内蒙古西部交通信息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晋陕宁蒙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陆路运输港。东胜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建设,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形象品位大幅提升,建成区面积达7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率达95%以上,一座生态宜居的魅力都市已初步建成。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约有46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备、地理位置优越的商业地产闲置,同时这些优质商业地产也是东胜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优越平台。
第三,培育了非公经济发展的优质土壤,打造企业转型“驱动版”。东胜是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目前,东胜共有各类民营经济主体4万户,注册资金800亿元,伊泰、鄂绒等大型民营企业全部在东胜落户。
据了解,在当前全国煤炭需求下降、房地产市场疲软形势下,一大批企业纷纷尝试转产转型,开始将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作为投资新热点,企业参与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迫切、热情很高,特别是想借助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的力量,通过资本、营销网络、市场的嫁接捆绑,实现发展共赢。
据东胜区副区长聂永胜介绍,今后东胜区在继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的基础上,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全力构建区域商贸经销网络。按照大物流、大集散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煤炭、建材、制造业、能源化工、生活资料等大宗物流和仓储物流,打造全市工业物流集散地,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发展城市配送物流,以六大物流集聚区为平台,引入快递物流企业和大型商企配送中心,建设辐射鄂尔多斯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在突出羊绒、煤炭、汽车等特色集散交易的基础上,加快物流园区、内陆港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区域性专业市场、大宗物资及商品物流基地,力争到2017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
此外,建设区域性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现有商贸龙头企业依托原有实体店、货源地、配送点等商业资源,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发展集电子商务、货物配送于一体的同城网络购物。加大与全国物资生产基地的交流合作,利用东胜闲置低廉的商业地产,探索在东胜建立各大厂商和名优商品的实体样品展示店,打造若干专业化市场,建立集博览、展示、展演等于一体的实体体验店。
东胜将在2107年建成4个以上贸易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商贸企业,盘活闲置商业地产300万平方米,现代商贸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今后我们要在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上给予突破性的解放,最大限度为服务业发展降门槛、减负担,放开监管束缚,打破隐形障碍,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探索发展免税店、建立服务业保税区,营造自由、宽松的服务业发展新环境,全力打造服务业自由经济区。”蔺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