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
连接高坪区和顺庆区的嘉陵江下中坝大桥
《规划》明确,进一步完善南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公共资源的辐射支撑能力,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连接成都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的桥头堡。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将在经济区内构建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首次明确了南充和达州两座城市的核心地位。两座城市将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以此带动整个区域内五市的整体进步。双核相对于单核而言,动力无疑将更加强劲。
经济篇
强力核心 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增强辐射力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桥头堡
“根据《规划》,在‘双核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中,南充将进一步完善南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公共资源的辐射支撑能力,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连接成都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的桥头堡。”南充市发改委副主任蒲冠舟介绍,2014年是南充全面顺利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围绕“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区域领先、综合实力区域领先、改革开放区域领先,奋力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
定位更明确南充构建川东北物流枢纽
近年来,南充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着力“三个推进”,南充从缺支撑产业、缺大项目、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到经济总量领跑川东北、跻身全省“千亿元俱乐部”,其中,工业的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南充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这座文化名城新的历史使命。”蒲冠舟介绍,南充作为成渝经济区规划确定的北部中心城市和全省重点培育的区域中心城市,南充有实力、有条件、有责任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抢先发力、再攀新高。在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中,南充为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能源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其城市定位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产业体系为《规划》中的另一亮点。在物流业发展定位中,南充将以农产品、化工、新型建材、丝绸、城乡配送等物流为重点,构建川东北物流枢纽和成渝经济区北部商贸物流中心。同时,加快建设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等项目。
交通篇
立体交通 打造“一小时”高速经济圈
建成8条高速南充已实现县县通高速
南充自古以来就是川东北物资集散地,交通在全省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围绕建设全省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重点,南充在交通建设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南大梁高速南充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南充市已建成高速公路8条、通车里程391公里,南充县县均有高速公路,各县(市)与南充市区将形成紧密的“一小时”高速经济圈。
今年,南充将加速推进兰渝铁路、南充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扎实做好汉巴南铁路和遂南广邻城际铁路的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遂西、巴南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南绵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营达高速公路和南充过境高速公路东北段,有序推进南泸、绵阆巴、营蓬仪阆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建立体交通网水陆空全面发展现雏形
据了解,南充高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已经开通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以及西安航线。未来还将增开航线至10条。
南充港是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的“四江六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南充有史以来最大的水运项目。据悉,随着南充港快速建设,到2015年嘉陵江南充段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900万吨。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旅游客运码头和南充经开区大件码头开港营运,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南充市的高速公路通车条数和里程居川东北片区之首,空中航线和水上航道在川东北片区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标志着南充的全省次级交通枢纽、川东北片区交通枢纽地位基本形成。
旅游篇
嘉陵江复航在即南充旅游进入新起点
合理布局打造“一带两城一环四核”
作为川东北经济区的双核城市之一,南充市最大的旅游资源就是嘉陵江。昨日,记者就南充的现有的旅游情况,以及未来的走势,进行了详细探访。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南充的不少景区都在配套上有了改善,旅游业正在逐步发展中,其中,包括仪陇金城山,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等景区。但从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南充市的旅游主要集中在阆中市。阆中古城的文化、景色依旧是游客追捧的香饽饽。
随着嘉陵江的复航在即,地处嘉陵江边的南充迎来了旅游业的新起点。南充嘉陵江流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为“1214”结构,即:一带:嘉陵江(南充段)水上旅游带;两城:绸都南充、古城阆中;一环:南充-蓬安-仪陇-阆中-南部-西充-南充旅游主环线;四个核心旅游区:嘉陵第一曲流旅游区、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嘉陵第一江山旅游区、朱德故里-琳琅山旅游区。
风情小镇建嘉陵江沿岸生态文化旅游区
据南充市旅游局副局长赵亮介绍,阆中风水文化等若干文化因嘉陵江而生。2006年,南充曾编制嘉陵江流域旅游规划,当时A级景区为零。随着近年来旅游的开发,现在流域内A级景区17个,其中包括1个5A级景区和6个4A级景区。
为进一步,提升南充的旅游。南充将在9月左右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嘉陵江领域(南充段)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三大类核心产品,不仅包括沿江八大特色景观,还将推进沿途风情小镇和湿地公园建设。
“我们要开发更多水上游乐产品,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赵亮说,航运全通之后,嘉陵江水上线路有潜力成为和长江三峡线路一样的黄金线路。
此外,沿江生态文化旅游的打造也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并提升以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为主的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丰富延伸其他专项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