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重庆市功能拓展区:先进制造业,在这里聚集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17 浏览数: 标签: 重庆,制造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江北鱼复工业园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重庆造直升机

 

  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都市功能拓展区正围绕“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这一目标定位“大展拳脚”,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把工业投资作为重点,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智造”转型。

 

  近日,西永微电园,韩国SK海力士芯片封装项目生产线正在进行试生产。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重庆造”笔电、智能电视、手机等,都将用上“重庆芯”。

 

  集成电路,是重庆市正在打造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小小的芯片,承载着重庆市营造千亿级产业的大梦想。

 

  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中,都市功能拓展区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西永微电园,正是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战场”之一。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都市功能拓展区产业升级明显加速,工业能耗实现了同比下降,符合其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定位目标。”市经信委副主任杨丽琼说。

 

  今年上半年,都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2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98亿元,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领跑全市。

 

  重庆市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检定车间,校表机器人正在检测电能表。

 

  1、瞄准“高端”, 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全市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条件最优、发展机遇最佳的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制造业,而是体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先进制造业

  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中,主城区几乎所有待开发用地,都集中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如今,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已掀起新一轮开发热潮。

 

  2013年12月25日,全球第一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九龙坡高新区金凤信息产业园内投入生产。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大和导电性能最好的材料,石墨烯被誉为超级材料和材料王冠上的明珠。

 

  “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必须抢占先机,夺取制高点。”九龙坡区区长石继东说。

 

  “都市功能拓展区位于重庆大都市区,按照圈层结构理论,都市功能拓展区需要重点布局的是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原则上,都市功能拓展区不再新增布局传统工业项目,限制布局产出强度低于120亿元/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

 

  在这一功能定位的指导下,各区在布局“增量”方面,纷纷瞄准制造业的“高端”。

 

  今年3月,世界500强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旗下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位于江北的鱼复工业园。至此,鱼复工业园所在的两江国际汽车城,不但入驻了长安股份、长安福特马自达、力帆、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通用五菱等厂家的整车企业,还引进了韩泰轮胎、霍尼韦尔、尼玛克、奥特斯等关键零部件项目。一个以知名整车企业为龙头,高端关键零部件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快速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渝北区,“无中生有”地开建我国首个创新大数据产业园——“重庆仙桃数据谷”,并已成功引进全国最大的大数据公司“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欧洲最大软件企业“源讯车联网平台”等重大项目,“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日交易量已达8000万元,日利润32万元。此外,渝北还规划在机场到“三龙”地区面积60平方公里的黄金地段,打造“临空创新经济走廊”,重点发展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物流成本不敏感、交货期短的临空制造业。

 

  南岸区,则以手机和物联网为核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手机,正作为南岸区产业发展的“1号工程”全力推进,并按照“整机+代工+零部件+研发设计+市场”的全产业链模式,五管齐下。南岸区今年将新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15户以上,手机出货量突破7000万台,比2013年翻一番。

 

  沙坪坝区,依托笔电产业的优势,积极培育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含电子商务)三大信息服务业,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延展产业链、拓展价值增长空间。

 

  “先进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先进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重庆社科院专家王秀模说,对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而言,发展先进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2、创新驱动,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

 

  先进制造业并不是非高科技产业莫属,传统产业只要通过信息化、高新技术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也同样可以成为先进制造业。

 

  9月3日,南岸茶园工业园,盟讯电子投资1.1亿元的技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底,这里将建成10条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大量机器人的运用,实现模块间智能化无缝衔接。”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生自豪地说,届时,盟讯将形成年产100万台整机,1000万块PCBA生产能力,成为重庆本地最大、生产技术最全面的电子产品ODM/OEM生产企业。然而,几年前,这家企业还只能生产寻呼机,一度濒临倒闭。“是技术创新救活了企业,让企业脱胎换骨。”姚建生说。

 

  “在南岸,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南岸区区委书记刘宝亚告诉记者,为加强产学研结合,2013年12月,南岸区成立了协同创新联盟,携手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为企业开展协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

 

  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北部新区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其主攻方面就是科技创新。北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段成刚称,北部新区将着力实施“千家科技企业、千亿高技术服务收入”的“双千工程”,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今年年初,北部新区还设立了5亿元“两江科技创新资金”,努力打造重庆市“智造”高地。

 

  在大渡口建桥园区,这里已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市级研发中心以及40个企业研发中心。随着这些“创新平台”的不断汇聚,其释放的能量也促使园区向着研发和流通环节附加值高的“微笑曲线”顶端转身。

 

  拥有西南大学、中科院重庆分院等一大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北碚区,更是明确提出了“创新重镇,科技之城”的目标,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建立了12个区级企业创新研发中心,以解决企业先期研发资金和平台上的短板,努力推动北碚企业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

 

  渝北,则用改革的手段,努力推动企业的研发部门从“母体”中分离,让研发部门从企业的“成本中心”变成创新收益的主体。“分离后的研发企业,可以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最终的成果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产业的发展。”渝北区区委书记沐华平称,今年,渝北将试点10家企业,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很积极,希望成为第一家试点企业。

 

  除了用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不符合都市功能拓展区产业定位的落后产能,各区也加快了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

分享到:
上一篇:20辆中国重汽LNG自卸车成功入驻长河坝水电站 下一篇:2014亚洲制造业年会明日在潍坊市举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