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重大平台
来源:南方报网 发布时间:2014-12-19 浏览数: 标签: 先进装备制造业

  12月16日,江门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暨五大行动方案,江门市未来几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有了纲领性文件;12月18日上午,江门召开全市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集智聚力,实施“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提升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与质量,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680亿元,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过3300亿元。

 

  出台背景

 

  落实省的战略部署

 

  珠江西岸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广东省的战略部署,江门被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等省主要领导多次到江门进行专项调研,把江门市定位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平台,省的《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打造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和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快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带动产城振兴,江门市委、市政府以一个纲要配套五个专项行动方案的形式,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刘海书记、邓伟根代市长紧密调研、审定之后,于12月10日经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审议通过。

 

  声音

 

  两军相遇勇者胜

 

  江门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悦胜接受采访时称,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目前“量少质弱”,产业技术水平低、产出效率低、上下游链条不强。虽然江门土地占珠三角1/4,但实际上也有资源压力,现有产业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国家政策控制下新增工业用地有限,支撑产业发展的燃气、“三废”处理等公共供给设施不足,“在筹划五大行动过程中,我感觉到(文件)每一句话后面,都是干不完的事情。”

 

  “两军相遇勇者胜,在珠西发展洪流中,江门要迎难而上,迎来大发展。”黄悦胜称,江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未来两三年要打“攻坚战”,江门市委市政府将有“大动作”,预计明年1月就可公布。

 

  发展目标

 

  2020年产值要超3300亿元

 

  “此次《纲要》和五大行动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非常":非常目标、非常措施、非常项目,以及一整套集中资源的支撑保障政策。”黄悦胜介绍说。

 

  据悉,“非常目标”设定分为两个阶段,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要达到1680亿元,2014-2016年年均增长16.8%;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要超过3300亿元,2017-2020年年均增长18.5%,占珠江西岸六市比重由2013年的12%上升到2020年的15%。

 

  《纲要》明确了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中小型船舶和特种船舶修造业等现有行业为江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力争把江门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为了支撑目标的实现,江门以近期引进和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作为抓手,已安排首批新建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并提出培育一批新兴的龙头企业,以“一企一策”模式带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为方向大力推进。

 

  行动方案

 

  五大行动针对性强

 

  《纲要》提出“以统筹整合存量资源为优先策略,以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为突破方向,以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为关键抓手,以产城融合联动为重要支撑”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企业改造升级、产业平台扩能增效、重大项目突破、产城融合振兴五大行动,构建政策支撑体系,落实保障政策,从资源保障、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示范推广、政府服务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企一策,龙头带动。江门提出重点培育广东南车、富华重工、大长江集团、海信集团及中集集团等五家龙头企业,“一企一策”为每个龙头企业量身定做一套培育方案;同时,江门各市、区也将培育3-5家龙头企业;通过做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壮大整个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3-5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2-3个产值超500亿国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技术改造,江门分两阶段推动全市50%以上的工业企业参与,未来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5%,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5000元/人。同时,按企业规模实施分类指导,抓好上市公司增资扩产,实施“六个优先”提升企业素质。

 

  产业平台扩能增效,突出“整合、集中、提升”,拟通过统筹资源,优先发展“一区六园”;辅以“七个一”专项行动,使得每个园区都有主导产业,核心园区间错位联动协调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紧抓一批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江门将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布局和项目规划,制定招商行动方案和技术路线图,建立高效的市和各市、区两级招商分工协作机制,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积极储备一批重点项目。

 

  产城融合,振兴江门。针对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城之间支持融合互动不足,江门东部三区一市将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实现城市、产业价值双提升;西部台开恩加快推动台开同城,带动台开恩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统筹完善全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城市资源对产业区的扩散辐射。

 

  声音

 

  龙头重点培育,其他企业有何机会?

 

  5家企业被列为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后,其他企业是否会遭遇机会不公平问题?企业应该如何把握此次政府计划的机会?副市长吴国杰表示,先进装备制造业计划推动的是全行业发展,也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所有企业都应该多思考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从中寻求发展机会。

 

  吴国杰解释说,将广东南车等5家企业定为龙头企业,在于这些企业已有百亿左右产值规模,企业发展计划与政府计划比较契合。“比如大长江,已经超过百亿,现在面临如何延伸产业链的问题。中集集团,大家都知道做集装箱,实际上它还有海上钻井平台等海工装备、特种运输车辆产业。海信也不满足于做终端消费品(电视机),而在发展智能制造。”吴国杰说,这些龙头企业发展计划,会带动全行业发展,政府所提供的支持政策对全行业可以受益的,因此不存在机会不公平问题,企业在全行业产业链发展中会得到更多机会。

 

  交通先行,产城融合

 

  公交一体化加速

 

  五大行动中,较为特别的是产城融合振兴行动,这也是与市民生活关系最紧密的政府计划。产城融合振兴行动将重点围绕“东部一体、西部协同”思路,加快城市快速路及珠西重要交通枢纽建设,解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城支持融合互动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代市长邓伟根到任后屡次提及的施政思路。在11月20日上海投洽会上,邓伟根首次表述这一产城融合思路,提出“东提西进,同城共融”。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曾雄伟表示,为贯彻落实《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要求,全力服务于江门市城市空间整合和核心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该局牵头做了产城融合振兴行动,将以交通先行,优化高快速路、区域交通干线、城市道路、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东部三区一市一体与西部台开恩协同联动的交通格局,促进区域内产业与城市的空间融合,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10、30、60”(镇镇10公里通高速、东西板块内部之间各市区30分钟互达、全市60分钟互通)时空目标。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江门市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搭建全市双环“日”字型环城高速公路网,并着眼东部三区一市,以南北向双“Y”型布局规划建设江门大道,同步配套东西向城市干道,对接高速公路,构成“申”字型的市域高、快速路网主骨架。同时打通西部区域交通干线,促进台开同城,优化西部台开恩路网结构。一场交通大会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按照工作目标,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将在2016年实现新台高速南延线、广中江高速、江罗高速竣工通车,完成篁庄大道西延线、杜阮北路、迎宾西路建设;2020年,实现中开高速、鹤开高速、佛开高速三堡至水口段扩建竣工通车;力争2020年实现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南沙港疏港铁路等3大轨道交通项目竣工通车,并同步规划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客运、公交一体的江门站综合客运枢纽。此外,还将迅速推进台开快速路,重点加快谋划水步东西立交的规划建设,实现与中开高速连接互通。

 

  “广东正在进行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两个大会战,仅此两项在江门就有900亿元投资。江门过去一直缺少像广州外环、佛山一环那样的城市快速干道,外部经济资源不能迅速流入,流入资源也难以高效整合,交通改善后,结合城市振兴行动,江门城市资源和产业资源能得到全面优化整合。”黄悦胜表示,通过产城融合振兴行动中的交通体系建设,江门区位优势将大为改善。

 

  最关心

 

  公交一体化加速

 

  在推进交通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江门市还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其中,将在2015年底前完成《江门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2016-2020年)的编制报批,进一步推进公交行业优先发展。为此,江门将加快公交专用道网建设,落实公交站场用地,优化城乡客运线网,加强公交互联。

 

  此外,江门还正在研究规划绿色、环保的中运量公交系统。计划以现有广珠城际和规划建设的广佛江珠城际轨道站场江门站、蓬江站、滨江新城站、鹤山站等大运量交通站点为核心,建设公交枢纽、有轨电车等中运量运输方式,打造便捷、高效的多层次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东部三区一市生活交流客运主通道,促进公交一体化。

 

  政府行动

 

  出钱出力出土地,提效放权受监督

 

  1.土地优先用于先进装备制造业

 

  为保障落实五大行动、实现发展目标,江门市在土地、资金、技术与人才、政府服务等方面制定了政策支持体系,通过集中资源,寻求快速突破。按照《工作纲要》,政府将统筹调整闲置土地和低效产业用地,将其优先用于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对新建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用海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2.策划建中小微企业金融创新试验区

 

  在资金方面,政府将加强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扶持,市县两级财政将分别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奖补,对引进的重大项目缴纳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海域使用金进行专项补助。同时,政府将优先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并正策划建立一个中小微企业金融创新试验区,组建一个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融资平台,引入产业发展基金。此外,政府将尽力帮助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将会公布先进装备制造业收费目录清单,明确规定清单之外一律不收费。

 

  3.实施“江门创造计划”

 

  在技术与人才方面,政府将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技术和装备共享、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的机制,实施“江门创造计划”,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专家人才库和人才培养联盟并对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积极争取建立省市合作共建机制,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推动江门制造业骨干企业智能制造试点。

 

  4.进一步下放市级审批权限

 

  在政府服务与保障方面,江门将实行“禁限清单、监管清单、标准化清单”三单管理,进一步下放市级审批权限,推行网上公开、并联、标准化的审批,规定审批时限,对时限进行问责,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同时,江门将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五大行动专责小组,产业发展目标将纳入对三区四市的考核制度。

 

  声音

 

  政府提效,确保《纲要》落地

 

  展望未来,黄悦胜说,“一个好的行动纲领就像好的作战方案,能够确保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市相关部门这几个月都在加班加点,接下来整个工作都会马不停蹄,未来两三年江门整个队伍都会在打攻坚战,全力冲刺。”

 

  黄悦胜说,在“三单”管理方面,江门在谋划明年工作以及筹备“十三五”规划时,都会把这个问题作为重要的落脚点进行安排部署。初步的提法叫“政府提效”,作为今后政府工作的几个重点之一全力推进。同时,还将进一步下放市级审批权限,凡属于政府提供经济服务的产业项目审批权限一律下放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凡属于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项目审批权限一律下放到镇(街道),市级部门实时监管。

 

  对“三单”管理、下放管理权限的时间表问题,黄悦胜表示,12月16日上午市长办公会议在讨论明年重点工作时,已确定将“政府提效”作为明年工作最重要落脚点推进。“我们还会继续推进网上阳光的、并联的、标准化的审批,规定审批时限,对时限进行问责,对裁量权进行规范。”黄悦胜说,为了确保方案落实,江门会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跟进,“欢迎媒体监督”。

分享到:
上一篇:隆化县力促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下一篇:江门力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2020年拟实现3300亿产值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